<p>
<img src="https://www.122336.com/content/uploadfile/201607/20160703002392.jpg" alt="他是康熙最不起眼儿子,雍正反重用他,原因是?" title="他是康熙最不起眼儿子,雍正反重用他,原因是?" />
<p>他是康熙最不起眼儿子,雍正反重用他,原因是?</p>
</p>
我们都知道康熙年间曾发生九子夺嫡事件,皇子们主要分成三党,最终由四爷党胜出,而其他皇子的下场则相当惨烈。在康熙存活下的24个儿子当中,其中有一位皇子,不仅没参与这场九子夺嫡,且为人相当低调,与世无争,他是康熙的第十七子允礼,母亲是纯裕勤妃陈氏。
<p>
<img src="https://www.122336.com/content/uploadfile/201607/20160703002401.jpg" alt="他就是康熙的第十七子允礼,在《甄嬛传》中由李东学饰演。" title="他就是康熙的第十七子允礼,在《甄嬛传》中由李东学饰演。" />
<p>他就是康熙的第十七子允礼,在《甄嬛传》中由李东学饰演。</p>
</p>
由于母亲陈氏出身低微,注定了他只是皇位争夺的旁观者。康熙也没让他参与政事,塞外打猎时才会带着他,一直到康熙去世时,他也还只是一个皇十七子身份,没有任何封号。远离政治斗争的他,将自己的心思全都放在佛经研究和诗文书画上。
允礼一直醉心佛法,在众多皇子中与十三阿哥允祥关系较好。雍正即位后,本想贬罚允礼,幸得十三爷允祥全力保荐,说允礼是“居心端方,乃忠君亲上,深明大义之人”,雍正才将其留用。雍正起初并不是太信任他,只让他做一些修缮皇陵的小事,但他却将这些小事做的十分妥帖,雍正对他十分赞赏,封他为果郡王。
<p>
<img src="https://www.122336.com/content/uploadfile/201607/20160703002410.jpg" alt="允礼一直醉心佛法,在九子夺嫡中因得十三爷允祥保荐,雍正才将其留用。" title="允礼一直醉心佛法,在九子夺嫡中因得十三爷允祥保荐,雍正才将其留用。" />
<p>允礼一直醉心佛法,在九子夺嫡中因得十三爷允祥保荐,雍正才将其留用。</p>
</p>
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允礼代隆科多管理理藩院事务,理藩院是清朝专门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负责边境维系工作,重要性不言而喻。允礼在职期间丝毫不敢懈怠,事事亲为。理藩院是个肥差,经常有人向他送礼,他都拒绝了。
雍正知道后,认为他真心报国,操守清廉,因此将允礼母亲陈氏晋封为勤妃。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允礼更得雍正器重,被封为亲王,管理户部三库。
<p>
<img src="https://www.122336.com/content/uploadfile/201607/20160703002418.jpg" alt="允礼对事物尽心尽责,雍正对他十分赞赏,封他为果郡王。" title="允礼对事物尽心尽责,雍正对他十分赞赏,封他为果郡王。" />
<p>允礼对事物尽心尽责,雍正对他十分赞赏,封他为果郡王。</p>
</p>
清朝入关以来,西南边陲的西藏、西北边陲的准噶尔,一直是清王朝的肉中刺。由于西藏内乱,为避免七世达赖被连累,清政府将七世达赖转移到理塘寺,后又转至惠远寺加以保护。西藏内乱平定后,怕再生变故,决定让允礼护送七世达赖回西藏。
允礼对七世达赖的护送,尽心尽责,没有一点皇室成员的架子,因此七世达赖一行人,都很喜欢他。由于允礼自小喜欢佛法,与七世达赖相谈甚欢,七世达赖还送给他很多佛典卷宗。将七世达赖送回西藏后,允礼将这些典籍翻译成满文和蒙文,也正因为这次护送,允礼和七世达赖成了好朋友,后来,允礼去世时,七世达赖还在拉萨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超度法会。
<p>
<img src="https://www.122336.com/content/uploadfile/201607/20160703002433.jpg" alt="雍正在位期间,允礼一直小心谨慎,深得雍正信任,在雍正去世之前,命他辅政。" title="雍正在位期间,允礼一直小心谨慎,深得雍正信任,在雍正去世之前,命他辅政。" />
<p>雍正在位期间,允礼一直小心谨慎,深得雍正信任,在雍正去世之前,命他辅政。</p>
</p>
雍正在位期间,允礼一直小心谨慎,深得雍正信任,在雍正去世之前,命他辅政。乾隆即位后,允礼任总理事务,由于他生性忠直,乾隆也很赏识他,只可惜,他的身体一直不太好,在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便因病去世了,时年四十一岁。在康熙众多儿子中,允礼算是下场较好的一个。
允礼有两位夫人,其中一位夫人为他生下一儿一女,但都夭折了,为了延续香火,乾隆将自己最小的弟弟弘瞻过继给允礼。允礼去世后,乾隆悲痛万分,还亲自前去吊唁,追谥号为“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