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是不睡觉!守岁竟从魏晋南北朝就开始
每到春节,除夕夜除了跟家人团聚吃饭以外,最常就是在电视机前谈天说地到天亮,只为了守岁,但从以前听到现在的守岁,到底为何要我们整晚都不睡觉?是从何时开始这个习俗呢?
春节守岁的习俗,竟从魏晋南北朝就已存在。(图取自新华日报)
根据史料纪载,除夕守岁的习俗早从魏晋南北朝就存在,西晋周处的《风土志》提到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也有着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的历史记载,而到了唐代,唐代宗更赋诗守岁,提到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除夕夜全家围炉吃饭、守岁,是华人文化很重要的习俗。(图取自中时资料库)
从各种史料上可以看得出来,守岁是要不睡觉,熬夜到天明。这个习俗也被流传下来,现在更带有辞旧迎新的意味,老年人守岁是辞旧岁,年轻人守岁则是替家中长辈添寿,这也成为华人很重视的一大习俗了。
老年人守岁是辞旧岁,年轻人守岁则是替家中长辈添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