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未解之谜网 > 技术创新 > 世界纪录有极限吗?人类能这样破下去直到逆天?

世界纪录有极限吗?人类能这样破下去直到逆天?

2016年8月17日1:36 未解之谜网

    当我们越来越接近人类力量和速度的极限时,技术和文化将我们推向新的巅峰。

    1896年,运动员Charilaos Vasilakos参加了世界上第一场现代马拉松比赛——这是首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预选赛,并以3小时18分钟的成绩夺冠。而在100多年后的今天,这个成绩甚至不足以获得参加美国波士顿马拉松赛(世界马拉松大满贯赛事之一)的资格。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诞生之初,由于国际对抗、社会变革、科技进步、规则改变等种种不同的原因,每一项体育运动的世界纪录都一直被不断刷新。

    伦敦布鲁内尔大学的体育、健康与运动科学教授Mark Williams总结道:“奥运成绩呈现出的总体上升趋势,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我们对于形体、体能、饮食和营养等概念在认识上的巨大进步。”

    但是奥运成绩的进步趋势并不是稳定的,许多其他的因素会促进或阻碍成绩的提升。例如,法国巴黎国家体育与运动协会(INSEP)的Geoffroy Berthelot就曾指出,大多数奥运纪录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都进入了平台期。Berthelot对此表示,“卷入世界大战使所有人焦头烂额,这时候没有人会关心体育竞技比赛。”然而,在冷战期间,苏联及其附属国采用了严苛的科学方案以提高运动员的成绩——让运动员服用兴奋剂(尽管他们知道这么做是违规的)。

    当时创下的一些世界纪录直到今天也没能被打破,比如苏联选手Yuri Sedykh于1986年在德国斯图加特欧洲锦标赛的男子链球比赛中创造的世界纪录。3年之后柏林墙倒塌,5年之后苏联解体。Berthelot认为,“在现在这个时代,打破纪录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因为运动员们不再使用那么多兴奋剂药物了。”

    社会变革同样会提升运动员们的表现,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女子马拉松。在那个年代,很多公开赛事(包括上述提到的波士顿马拉松赛)都不允许女性参加,因为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女性的身体素质不足以支撑她们完成长跑。1966年,女运动员Roberta Gibb藏在马拉松赛起跑线旁的灌木丛中,成为了历史上记录的第一位完成了这项赛事的女性。

    隔年,女运动员Kathrine Switzer化名K. V. Switzer参加了同一赛事,赛事主办方试图在中途强行使她退赛(但没能成功)的照片登上了新闻头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这几件事件,在美国第二次女权运动浪潮和一次有针对性的示威游行中不断发酵,最终,在1984年洛杉矶举办的夏季奥运会上,人们迎来了第一届女子马拉松赛。

    技巧上的突破也对体育成绩的提高起到了不小的作用——跳高的演化史就证明了这一点。在1968年墨西哥城举办的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Dick Fosbury以一种后来被命名为Fosbury式跳高(背越式跳高)的创新性技巧震惊了世界。在Fosbury式跳高中,他并未采用传统的面朝下的跳跃方式,相反,他以背朝下的姿态越过横杆。Fosbury赢得了当年的奥运金牌,尽管并没有打破当时的世界纪录。

    其他运动员在练习多年之后才得以真正掌握背越式跳高的技巧精髓,这一技巧的运用使得他们的跳高成绩取得了惊人的进步。普林斯顿大学研究技能习得的心理学家Taylor教授认为,“这种台阶式的成绩提高模式并不少见,”他提到,“在一种新技巧发明之前,人们通常会经历一段平台期;当新技巧出现后,人们又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它,改善它,之后人们才能看到它所带来的巨大进步。”

    打破世界纪录正变得越来越困难。人类已经接近了自己的生理极限,国际田径联合会又严令禁止兴奋剂的使用。Berthelot是两篇与此内容相关的论文的作者,他的两篇论文都指出1988年是世界纪录被打破的高峰期,在那之后就出现了一个平台期。但在“平台期”中也不是没有例外发生——其中之一就是游泳。然而,Berthelot把这一例外称为“人工技术革新效应”。

    他认为,游泳成绩的提高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2008-2009年间聚氨酯材质泳衣的使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运动员穿着新材质的泳衣打破了23项世界纪录,2009年,国际泳联又禁止了这种泳衣的使用,但当时创下的世界纪录还是保留了下来。Berthelot在论文中指出,至少在游泳这项运动中,现有的记录应该还能继续保持一段时间。

    图说:世界纪录的发展历程

    战争、社会变革、科技进步、规则改变等都会影响运动员攀登人类极限的速度。下面的几张图表向我们展示了从1900年到2016年以来,运动员们在奥运和非奥运比赛中达到的世界纪录。

    女子100米自由泳

    男子链球

    女子马拉松

    男子跳高

    撰文Karl J. P. Smith

    翻译 叶宣伽

    审校 房苑

    (必须)

    (必须,保密)

    阿狸1 阿狸2 阿狸3 阿狸4 阿狸5 阿狸6 阿狸7 阿狸8 阿狸9 阿狸10 阿狸11 阿狸12 阿狸13 阿狸14 阿狸15 阿狸16 阿狸17 阿狸18

    真诚欢迎各科普媒体、机构、专家和网友与我们联系合作! Email: [email protected]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2011-2021 Designed by 未解之谜网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