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未解之谜网 > 技术创新 > 喜马拉雅小国无法对地震“免疫”

喜马拉雅小国无法对地震“免疫”

2016年11月11日15:57 未解之谜网
        <p><img src="https://www.122336.com/content/uploadfile/201611/5873635948852657004.jpg" width="500" height="281" alt="不丹虎穴寺 图片来源:Douglas J. McLaughlin" /> </p>

不丹虎穴寺 图片来源:Douglas J. McLaughlin

当提到地震时,不丹似乎是个例外。尽管周围国家地震频发,但这个位于印度和中国之间的小王国,在过去500年中似乎从未发生过大地震。现在,通过分析历史和地质构造数据,欧洲和不丹研究人员表示,已经解开了谜题。

一直以来,科学家希望弄清为何不丹表面上地震活动匮乏。一个理论认为,这里十分“耐震”,即无法产生大地震。而也有人表示,表面的风平浪静只是源于信息缺乏——国际科学界对这里的地震历史记录知之甚少。

为了寻找不丹地震历史记录,瑞士洛桑大学地球物理学家György Hetényi及其同事,调查了已出版的历史记录和僧侣等记录的原始文献。

参与该项目的不丹历史学家Karma Phuntsho还研究了古藏语历史文献。他们注意到,文献中有一个孩子对1714年春天发生的一次大地震的描述:“大地震让所有房屋化为粉末。”

而另一个记录来自一位庙宇建筑者传记,“木公马年的第三个月的第二十天,一次大地震袭击该国”。转换为现在的日期,那一天大约是1714年5月4日。

基于这些文献记录,Hetényi及同事推断,不丹曾在1714年5月发生了一场足以摧毁建筑的大地震。然后,他们收集了能支持这些记录的地质学证据。研究人员在不丹挖掘了壕沟,寻找构造断裂痕迹。结果发现,在1642年至1836年间,沿一个断层发生过地震,这与1714年地震记录相吻合。

Hetényi等人利用这些数据,建模了地震可能发生的位置以及烈度。研究人员预计该地震震级约为7.5~8.5,并且震源位于一个240千米长70千米宽的条带上。“这次地震发生在我们认为不会发生地震的地方。”Hetényi说。

该研究组近日在《地球物理学研究通讯》上指出,这样一来,不丹似乎不会对地震免疫,这仅仅是信息不畅掩盖下的风平浪静。该发现也证实整个喜马拉雅地区均有可能产生大地震。

(必须)

(必须,保密)

阿狸1 阿狸2 阿狸3 阿狸4 阿狸5 阿狸6 阿狸7 阿狸8 阿狸9 阿狸10 阿狸11 阿狸12 阿狸13 阿狸14 阿狸15 阿狸16 阿狸17 阿狸18

真诚欢迎各科普媒体、机构、专家和网友与我们联系合作! Email: [email protected]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2011-2021 Designed by 未解之谜网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