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 D 可预防骨质疏松症,也能助免疫功能正常发挥,缺乏时甚至可能导致忧郁症。最近芬兰科学家长期追踪研究发现,芬兰长者长期补充高剂量维生素 D 后,也能降低心律不整避免中风及心脏病发风险。研究 6 月开放读者于《美国心脏》(American Heart Journal)期刊网站下载或线上阅读。
东芬兰大学(University of Eastern Finland)科学家招募2,495位60岁以上健康长者,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长者可选择不补充或补充最多20微克维生素D,另两组(实验组)每日补充40或80微克等较高剂量。实验五年间,陆续有190名受试者诊断出心律不整,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长者心律不整机率比对照组低约30%。
全球约20%人口缺乏维生素D,主因为摄取不足、吸收不良及代谢异常等。之前许多研究指出,维生素D缺乏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缺少维生素D可能会使钙离子失衡,影响骨骼肌正常收缩,也可能影响心肌收缩导致心律不整,有大量研究证明,维生素D缺乏与心律不整、突发性心脏死亡风险有关。
然而以前研究,另外补充维生素D并未降低受试者心律不整风险。此次科学家尝试详细比较实验条件与以前实验有何差异,才导致结果不同,但仍无法获得明确结论。故这次研究结果需谨慎解释,还不能下断语。
除了先天心脏异常,多数心律不整是生活习惯引起血糖、血压过低,自律神经失调及电解质失衡等。良好的饮食习惯、规律运动及维持情绪稳定等都有益避免心律不整。而维生素D补充,只要照射足够阳光,人体就可自行合成80%~90%用量。过量维生素D也可能有害健康,因此补充高剂量维生素D时最好谨慎并询问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