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未解之谜网 > 技术创新 > 新研究发现大脑内“节拍器”神经元

新研究发现大脑内“节拍器”神经元

神经学家在老鼠大脑中发现了一组有着“节拍器”一样功能的神经元,其自发产生的脑波频率不随外界情况变化,还发现这种“节拍”越准、越稳定,老鼠对触觉的感知似乎越灵敏。

美国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近期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了如上结果。研究者解释说,大脑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好比一个音乐会,各种神经元组成的小组分管不同的认知角色,合作形成人脑对周遭信息的感知。

和乐队一样,这些神经元小组也需要一个指挥进行总协调。

研究者向老鼠大脑触觉感知区的桶状皮层植入电极,之后轻触老鼠的胡须,观察脑波的变化。结果发现,大脑中一组发出频率介于30~55Hz伽马波的神经元扮演着指挥的角色,它们的频率不随外界的情况而变化。

进一步分析还发现,伽马波频率越稳定,老鼠对触觉的感知越灵敏。

研究者估计,这些神经元的受损可能与很多神经紊乱类疾病相关,包括自闭症、精神分裂、多动症和老年失智症(Alzheimer’s)等。

这份研究7月18日发表在《神经元》(Neuron)期刊上。

(必须)

(必须,保密)

阿狸1 阿狸2 阿狸3 阿狸4 阿狸5 阿狸6 阿狸7 阿狸8 阿狸9 阿狸10 阿狸11 阿狸12 阿狸13 阿狸14 阿狸15 阿狸16 阿狸17 阿狸18

真诚欢迎各科普媒体、机构、专家和网友与我们联系合作! Email: [email protected]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2011-2021 Designed by 未解之谜网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