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初的时候,我国的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运载三颗卫星上天的新闻漫天飞舞。也许有人会不解,我国的卫星上天早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情了,为什么这次的卫星上天还是会引来这么大的瞩目呢?原来啊,这次的卫星上天,是我国火箭商业化的第一次,这次发射的成功,是完全按照商业合同运行的结果。
卫星发射商业化,可不仅仅是表面看起来这么简单。在这背后,是我国卫星技术的极大进步给予的支持。是我国卫星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成本降低才可以实现的一次壮举。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是基于快舟一号而改进的一款低成本、低风险的可靠性高的固体运载火箭。该运载火箭,采用国际通用接口,专门为不超过三百公斤的卫星提供发射服务。具有成本低、准备周期短、保障条件少以及集成很快、入轨时间不长等优点。
当然了,以上的这些优点,是卫星发射商业化之后,必定会具有的条件。而这些,也是一个国家卫星发射技术水平的体现。
那么,这款卫星的优点。在战时又有什么用呢?
我们都知道,在信息时代,要想打赢一场信息化战争,没有卫星是不可想象的。而随着世界各国发卫星技术的发展,在轨道上的各种卫星受到的威胁也越来越体现出来。尤其是战时,如果我们的卫星受到了攻击,那军队想要言胜无疑会变成镜中花,水中月。怎么在卫星被摧毁掉的时候,快速的补发卫星就成了各国要考虑的问题。那么现在,对中国而言,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的出现,无疑是个好消息。相比于传统火箭的研制,准备和发射周期长,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已经体现出来的优点,正好可以在战时的时候,快速的将卫星送入轨道,为战场提供应急的卫星支持。
我们相信,随着我国卫星技术的发展,为了像快舟一号甲这样的运载火箭势必会出现很多。我们应对信息战的时候,底气也会越来越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