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又叫开天大帝,盘古真人,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的重要人物。说起盘古就像外国人说起上帝一样,非常熟悉亲切。
关于盘古的来源有许多种说法,但大部分的说法都是围绕“天地初生时模糊一团,盘古就在这一团模糊的天地中诞生。经过18000年,盘古用一把利斧破天地。清而轻的东西上升形成天,重而浊的东西下沉形成地。他顶天立地支撑其间,天每天升高一丈,盘古也每日长高一丈,再经历18000年,盘古死去,身上的器官变换成天地间的万物,身体变为高山,肌肉变为良田,血液变为山河,筋骨变成大路,牙齿变为玉石,皮草变为草木……”这个故事展开。
有人说历史上真有其人,也有人说这是古人在思考“世界是什么样”个哲学命题时创造出的一个“理念”,相当于道家的“道”的理念,但是考察这个已经没有意义,因为在中国人早已经把盘古当成供奉在庙宇的神祇。盘古的庙宇历朝历代都有人供奉,后来的人们,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人们还给盘古赋予人本主义的精神,说中国的历史活动和世界观是以人为中心,从人开始的。说盘古有改革开放的开拓精神和自我牺牲的精神等等,一句话叫盘古精神。
但是,继钓鱼岛被说成是日本的,孔子被说成是韩国的之后,又有人说盘古是从印度来的,为什么总有人和我们抢老祖先人呢?那么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
关于“外来说”主要有这样几种观点的支撑:1、印度是世界上的宗教神话第一大国,许多广为流传的神话都来自印度,而且盘古神话的母题身化万物在印度《吠陀》神歌中可以找到,最早被印度记载。2、徐整记载盘古之前可能看过后汉所译佛经《摩登伽经》,在该经上借用过一些东西。3、印度婆罗门教创世大神梵天的“梵”读音与“盘”接近。
这些表面看着有点道理,但仔细分析,是不大可能的。1、中国不可能因为一个简单的故事或者概念就将它和自己的老祖先人联系起来,而且还是最古老的祖先。就像佛教自从东汉传入中国就是不断受到挫折的,而且在历史上外族东西将被清晰记载,因为古代国人很排外。
2、因为古人有述而不作的传统,所以他一直被口口相传,直至三国时才被完整的记载下来。其中涉及地名的只有一处,为“盘古死后……血为淮渎……”明显将盘古与淮河发源地相联系。又有南朝梁人任昉所作的《述异记》中,书中写道“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气也。此气化为开辟世界之人,即为盘古;化为主持天界之祖;即为元始。”明代学者将桐柏山水帘洞以西的一道酷似人形的山脉称为盘古,清代学者明确指出桐柏山是阴阳未分,大水茫茫的混沌之时盘古首出开天的地方。这些事实都证明盘古是中国的,因为把盘古和具体的地名联系起来,就意味着盘古可能是曾经具体存在的历史人物,这与“外来说”相违背。
3、具体的事物也可以证明,盘古画像或雕塑在公元一世纪已在河南、山东地区有广泛分布,其中一例的确凿年代为公元86年,一些神像可能早至新莽年代。种种证据证明了盘古的本土性,从而推倒了“盘古来源于印度”的说法。
盘古离我们的年月不可而知,我们不能像印度人一样把自己的历史弄到几千亿万年之前等等,这样不免失真。但是不可否认,中国人的开拓精神和盘古故事中所反映的精神非常吻合。在今天外国人大肆抢夺中国文化概念和符号的今日,我们更应该珍惜传统文化,国人更应该抵制外国不良文化的入侵,将自己的东西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