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日子让你对身为人类感到自豪。科学家利用病人的思想之力,可使双腿瘫痪的人再次行走。而这个惊人的壮举不涉及外骨骼支架(exoskeleton)或机器肢体(robotic limbs)的帮助,且不需要放置脑植入物,使之成为康复的第一选择。
患者是5年前因嵴髓损伤持续双下肢无移动功能的26岁男子。他也失去了嵴髓损伤处以下的感觉,虽然他可稍微感觉膀胱涨满。
研究团队在神经工程与康复杂志(Journal of Neuroengineering and Rehabilitation)描述实验的结果,目标是无需侵入脑部的手术,让病人用他的大脑重新恢复腿部的自主控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研究人员利用脑电图(EEG )帽来读取他的大脑在想像走路时的活动模式,创造了脑电脑介面系统。
接着,病人接受了培训,学习以大脑控制在虚拟现实环境中的替身的行走动作。一旦他做到了这一点,就必须接着练出因缺乏使用而煺化的腿部肌肉,这牵涉到电流刺激结合承重改变的方法(weight shifting maneuvers)。
等到他的肌肉重新调整到能站立之后,真正艰苦的工作时候才开始。相反于传统直接的练习方式,研究团队将他悬吊离地几公尺处,让他练习走路的动作。当他想行走时,他的大脑信号(通过脑电图帽读取)绕过他受伤的嵴髓通到已被放置在他的膝盖上的电极,提供肌肉刺激。这名男子在十九次练习后进步了很多,已经可以将脚放到地上。
穿着支持他的体重且有助于防止跌倒的系统,他能够成功地转换自己所学并可以不依赖悬吊系统走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不仅能改善控制方法,更能走好几公尺。
这是个不可否认且难以置信的壮举,但该系统最后是否能对更多人提供好处将由未来更多人的临床实验来确认。显然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且每人伤害情形皆不同,这项技术期望将可以造福很多人。然而,它可能不适合在某些情况下使用。
这项研究的首席研究人员之一的An do说“由此可以推测,极重度脑损伤伴随嵴髓损伤会使脑电脑机介面系统(brain-computer interface system)无法工作, ”。
此研科技一如既往的有进步空间,需要调整和精简,An Do 预测这将花许多时间。他也表示,研究团队正在努力开发简化版本,以及脑内植入物相关的系统,这有可能提供更好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