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看电影的密友们,一定对米高梅电影(Metro Goldwyn Mayer, MGM)的“片头狮”印象深刻吧?只要是米高梅电影公司的作品,开头都一定看得到这头狮子的吼叫。不过密友们可否知道,这只片头狮并不是后制,而是真的找一只狮子来拍,同时已经传承七代了!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这头狮子背后的小故事吧!
每一次拍摄狮子片头,都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同时这些狮子是有专人在饲养照顾的。
1917年,“Goldwyn Pictures”发布了他们的第一部电影——《Polly ofthe Circus》,众所周知的狮子吼,也第一次与世人见面。只是那时狮子Slats并没有吼,只是呆萌的看了两眼镜头。
非常看好这只狮子的“Goldwyn Pictures”,于6年后的电影《Wild Orange》再度让Slats上场,只是它依旧没有吼起来。
1924年,“Goldwyn Picture”与“Metro Pictures”和“Mayer Picture”合并,成为了我们现在所熟悉的米高梅(MGM)电影公司,很喜欢这狮子吼片头的高层,再给Slats一次机会,只是它还是吼不起来...
1928年,米高梅决定首次挑战有声电影《南海白影》(White Shadows in the South Seas),也就是说需要狮子发出声音!因此果断舍弃掉Slats,由一只训练有素的雄狮Jackie取而代之。虽然Jackie的表现还是有点差强人意,但起码是吼出来了。
1928年米高梅开始尝试彩色技术,在Jackie卖命吼叫的同时,公司还请来另一头狮子Telly为彩色电影片头吼叫;1932年则换成Coffee。在此同时,Jackie还是黑白电影的扛霸子,一直吼到1956年才退休。
1934年,米高梅找了一只名叫Tanner的狮子,拍摄全彩版本的狮吼,它不但成为全彩电影的狮吼代表,而且一吼就是22年。
1956年,Tanner退休,换第六只狮子George接棒,不过谁也没想到,它只吼了两年...
就换成现在我们看到的Leo哥登场啦!从1957年开始成为片头后,从此吼遍大江南北,沿用至今。在这个版本之后,一直都没有被大改动过,只做微调,以Leo为形象的片头也有两种版本,其一是吼三声,其二是吼两声。
由于狮吼片头实在太红,网络上常常出现相关恶搞,就连旗下卡通《汤姆猫与杰利鼠》也曾致敬过。
最后来看看每一代狮子的吼叫影片吧!
从这些狮子片头中,我们可以看到电影人对小地方的坚持,冒着生命危险拍摄,就是为了给观众最好的感官体验,从以前到现在都是如此。所以下次我们进电影院看电影时,别忘了在心中给这些默默努力的电影工作者一个掌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