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未解之谜网 > 趣闻轶事 > 前人智慧赢了!一场暴雨让故宫夺得满分

前人智慧赢了!一场暴雨让故宫夺得满分

2016年7月22日3:06 未解之谜网
        <p>
            <img src="https://www.122336.com/content/uploadfile/201607/20160722005905.jpg" alt="故宫具有600多年历史,强大的排水系统令人赞叹。" title="故宫具有600多年历史,强大的排水系统令人赞叹。" />
            <p>故宫具有600多年历史,强大的排水系统令人赞叹。</p>
        </p>

一场暴雨让北京多处路段积水严重,有网友在微博贴出“雨中故宫” 照片调侃,但这场暴雨不但没有让具有600多年历史的故宫积水,反而让世人见识它强大的排水系统,让网友收起嘲笑,竖起大拇指狂赞!

故宫的宫殿建筑相连,每座院落的地面都用青砖铺满,完整的排水系统,加上历年的淘挖养护,几百年来排水效果良好。它的地面顺应北京西北高、东南低的走势,整体走势呈北高南低、中间高两边低,且略有坡度,使积水能缓慢排泄。

        <p>
            <img src="https://www.122336.com/content/uploadfile/201607/20160722005916.jpg" alt="雕琢精美的石龙头,也是辅助排水的孔道。" title="雕琢精美的石龙头,也是辅助排水的孔道。" />
            <p>雕琢精美的石龙头,也是辅助排水的孔道。</p>
        </p>

以前三殿为例,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皆座落在三层台基之上,底部设有排放雨水的孔洞,每根望柱下还有雕琢精美的石龙头,名曰“螭首”,口内为凿通的圆孔,也是辅助排水的孔道。

另外,故宫内还有纵横交错的沟渠和暗沟设计,院落的周边设有明沟,院落的雨水汇入明沟,再由明沟排入暗沟。地下暗沟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雨水排入暗沟以后,经干沟排入内金水河。

        <p>
            <img src="https://www.122336.com/content/uploadfile/201607/20160722005930.jpg" alt="故宫通过院排水沟道,先排入地下暗沟,最后汇流于内金水河。" title="故宫通过院排水沟道,先排入地下暗沟,最后汇流于内金水河。" />
            <p>故宫通过院排水沟道,先排入地下暗沟,最后汇流于内金水河。</p>
        </p>

故宫内有大小90多个院落,通过院排水沟道,利用北高南低的地势就近排入地下暗沟,最后都汇流于内金水河,再从东华门南隅的水闸流出,汇入护城河,护城河又与北京城水系相连,消化吸纳故宫的雨水。

内金水河值得一提的是,在紫禁城外还有完整的排水系统,减轻了城内的负担。紫禁城外至少有三道防线:一是明内城护城河及大明濠、太平湖;二是西苑太液池和后海;三是外金水河和紫禁城的筒子河(护城河)。不但能用于城市供水,亦用于阻隔大量雨水和山洪流入紫禁城。

        <p>
            <img src="https://www.122336.com/content/uploadfile/201607/20160722005945.jpg" alt="一场暴雨让北京到处“看海”,这栋600年的建筑却几乎未积水。" title="一场暴雨让北京到处“看海”,这栋600年的建筑却几乎未积水。" />
            <p>一场暴雨让北京到处“看海”,这栋600年的建筑却几乎未积水。</p>
        </p>

一场暴雨让北京到处“看海”,但这座历经600年历史的老建筑,却几乎未积水!故宫建造完善的地下排水系统,即使面对暴雨仍旧全身而退,让现代人不得不佩服前人的智慧!

(必须)

(必须,保密)

阿狸1 阿狸2 阿狸3 阿狸4 阿狸5 阿狸6 阿狸7 阿狸8 阿狸9 阿狸10 阿狸11 阿狸12 阿狸13 阿狸14 阿狸15 阿狸16 阿狸17 阿狸18

真诚欢迎各科普媒体、机构、专家和网友与我们联系合作! Email: [email protected]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2011-2021 Designed by 未解之谜网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