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女孩悠悠有了妹妹后不爱笑了,每天说头晕、天旋地转,眼前有好多五颜六色的圈圈点点。刚出月子的悠悠妈,带着“问题大宝”四处求医一个多月,医院人满为患,孩子却表现很好,对妈妈说“我就喜欢你带我去医院”,最后确诊“同胞竞争障碍”。
从过度被关注到过度忽略,二胎时代“妈妈争夺战”打响。近几年二胎家庭增多,11岁女孩小晴为“求关注”,拒食20天想把自己饿死;三年级的女孩对妈妈说:每天都在想把你和妹妹都杀死;7岁男孩涛涛,经常把弟弟的大腿内侧掐得紫红,想用被子捂死弟弟。
这些都是自虐、自残的极端行为。孩子出了问题,根子还是在家庭教育上。医生建议家长:“3岁以内建立起孩子的安全型依恋,对其今后的身心成长极为重要。把孩子拉入家庭这个集体中,整个孕育过程让孩子参与进来。理解孩子,比说教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