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开“心理变态是否确实是一种心理障碍,如果是,那它的定义又是什么”这个议题不论,医学界针对心理变态已经有一些被广泛接受的量表。其中最著名也是最为广泛使用的测试量表是PCL-R(Psychopathy Checklist- Revised,心理变态测评量表修订版),也因为它的设计者,加拿大的罗伯特.海尔(Robert Hare)医生而被称为“海尔量表”(Hare’s Checklist)。海尔量表包含十二个测试项目,每个项目都分为0、1、2三个评分,以评价患者心理变态特征的三个等级:无症状(0分),部分符合该症状(1分),完全符合该症状(2分)。
在这个标准下,一个获得“满分”40分的人,就可以被视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心理变态者。通常来说,超过30分即可被诊断为心理变态;有时候,测量结果超过25分也会被诊断为心理变态。测试会由一名经过专业训练的医师负责评分,一般是以晤谈形式,由临床医生访问受评估者,有时医生会得到受评估者的犯罪记录、医疗记录及第三人的观点作为参考。对受访者的评估,也可以在受评估者缺席的情况下完成。
所有的心理变态特质可以被归为四类,或者说是四种“因素”,如下:
人际因素:包括肤浅(只做表面功夫)、表现夸张、充满欺诈。
情绪因素:包括缺乏悔意、缺乏同理心、拒绝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行为因素:包括行事冲动、缺乏目标、为人不可靠。
反社会因素:包括暴躁易被触怒、有青少年违法或犯罪记录。
反社会人格障碍与心理变态有关,但比心理变态更加常见,是一种对外在破坏性行为的衡量;而心理变态则是一种潜在的人格问题。事实上,心理变态测试是一种对再犯率、严重犯罪和预谋犯罪的有效预警。
但根据海尔的理论,还存在着一种完全不同的心理变态--有些人不会在海尔量表中获得高分,现实中却表现出严重而典型的心理变态特质。这样的例子是在《孽欲杀人夜》中,由威廉.彼得森饰演的FBI分析师威尔.葛拉汉。剧中,葛拉汉发现自己和汉尼拔一样个性冲动、缺乏同情心。虽然他并非是个杀人犯,但事实上,他也是一个心理变态者,或者说至少是一个边缘的心理变态者--我喜欢称之为“轻量级变态”。
就像我已经提到的,我们对心理变态知之甚少,但如果没有扫描技术,我们可能知道得更少,因为一个心理变态可以伪装出很关心他人或充满悔意的样子,但他的大脑却会说实话。这就是我在二○○五年那个十月一直在做的事,直到我发现了自己怪异的脑部扫描图,暗示我的大脑在负责同理心和道德观的部分活动较弱。
基于我对这个项目的了解程度,你可能会认为我被吓坏了,或者会为了这个发现而担心沮丧。但我没有,因为我对整件事情了解得比你想像得要多。
我是一个快乐的已婚男人,深爱自己的三个孩子;我从没有暴力行为,没有操纵他人,也没有参与过什么危险的犯罪行动。我不是汉尼拔.莱克特那种人--一个备受尊敬的脑科学家,沉迷于研究毫无戒心的病人们,满脑子只想着要用怎样的手段来更好地控制那些人,为自己谋取利益……见鬼了,我是一个科学研究者--我甚至连病人都没有!
但我的脑部扫描图确实传达了一些自己不曾了解的事情。当时我刚刚交了一篇论文,概述我对于心理变态的研究成果。我总结出一套理论,解释了心理变态的神经解剖学基础,描述了一个心理变态特有的脑部扫描图像,而这个图像恰好与自己的情况相吻合,所以,我要怎样解释刚刚发表的论文?我是自己提出的理论的一个例外?如果我不是一个心理变态,那是什么?如果我们不能相信关于自己大脑的研究结果--这个对人类所有思想和行为负责的器官,又应该怎样了解真实的自己呢?
--------------
●作者介绍/詹姆斯‧法隆
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教授、获奖的神经科学家。他研究的课题非常广泛,包括:成人干细胞、中枢神经系统回路、多巴胺、思觉失调症、帕金森氏症和阿兹海默症、人类大脑造影等。他经常为各类媒体提供犯罪心理的专业分析,曾在美剧“犯罪心理”(Criminal Minds)饰演本人。2008年,他受邀在Ted发表“探索杀人犯的大脑”演讲,揭开自己的变态家族史,引起热烈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