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亿年前“史前海怪”奇异滤齿龙。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7日发表论文,成功复原“史前海怪”奇异滤齿龙(Atopodentatus unicus)的形象,一改人们想像它长了张“拉炼脸”。研究显示,该物种生活在距今2.4亿年前的三叠纪中期,头骨结构为“锤子头”,口腔中遍布细密的栅栏状牙齿,是极为罕见的草食性海洋爬行动物。
2014年初,古生物学家在大陆西南腹地发现了一种海洋爬行动物化石。研究指出,该物种生活在距今2.4亿年前的三叠纪中期,其特殊之处是异常怪异的头骨结构。“该物种的上颌垂直生长,因此看起来吻部呈钩状,且纵向分叉,口腔中遍布细密的栅栏状牙齿,是海洋爬行动物中罕见的滤食性类群。”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李淳说,新物种被国际古生物学界命名为“奇异滤齿龙”,人们为其制作了大量复原图。但因发现的化石形态不理想,复原形像也并不科学。科研团队在2015年寻找到形态更好的另一个体头骨化石。
新标本显示,该物种吻部并非竖直生长,而是夸张地横宽。它的牙齿共有3种类型,分别用于啃食和过滤藻类。“头骨吻端的夸张变化,曾见于某些史前两栖类以及现代的双髻鲨。”李淳说,我们首次在爬行动物中观察到这种罕见现象,这是草食性海洋爬行动物的最早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