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未解之谜网 > 技术创新 > 通膨降温但圣婴来了,今年食物价格将继续涨

通膨降温但圣婴来了,今年食物价格将继续涨

2023年7月19日23:24 未解之谜网

全球通货膨胀率降温中,唯有食品价格居高不下,且还在上涨,接下来不是疫情、供应链中断、高需求等问题,而是气候。随着圣婴回归,世界各地将上演复合式灾难,专家担忧,全球粮食价格将水涨船高,将是降低通膨率的最大阻碍。

圣婴现象会抑制经济产出,且会持续多年。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研究发现,继 1982 年圣婴之后,经济影响持续五年,总计约 4.1 兆美元,1997 年那次圣婴过后,全球经济损失 5.7 兆美元。一次圣婴现象会影响经济长达 10 年之久。

不过,对全球粮食供需而言,其实过去 50 年发生的 10 次圣婴事件,虽然降低农作物的平均产量,但并没有引发足以引发全球粮仓产量冲击的完美风暴。因为一地气候不佳减产,但另一地气候条件有利农业,刚好互补短缺,如 1982 年澳洲产量下降 30%,但阿根廷产量增加 50%,这种平衡模式在圣婴现象多数年中很常见。

复合灾难加剧全球粮食短缺

但今年条件比几十年前更严峻,因气候更极端,多雨可能是暴雨,反而淹没农作物,干旱时间更长、气温更高,全球各地同时遭受天灾的机会更大。联合国支持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气候科学评估,复合事件不同地区同时或快速连续发生的两个或多个气候相关事件,可造成极端影响,远大于各部分总和。且灾难次数越多,处理就越困难。

正常情况下,一农业地区生产损失,的确可从其他地方弥补。2022 年初以来,俄乌战争限制全球最大生产国之一乌克兰粮食出口,但澳洲、巴西和加拿大大丰收,确保短缺和价格上涨没有想象严重。

但现在多地收成同时下滑,如长期干旱威胁美国中西部和阿根廷产量。部分地区高温、部分地区降雨过多,中国夏季粮食产量五年来首次下降,秋季收成也岌岌可危。东南亚稻米、食糖也在减产,亚洲基准等级泰国白米价格过去 4 个月上涨 15%。印度蔬菜遭大雨摧残。海洋许多地区异常温暖的海水可能会损害鱼类种群。

欧洲太空总署负责监测陆地温度计划的科学家就警告,今年高温严重影响粮食生产。《自然通讯》期刊论文认为,多数气候模型低估同时欠收,对全球粮食安全造成的风险。还有各国保护主义横行,譬如印度干旱导致印度持续小麦出口禁令,最近还暂停稻米出口,全球供应紧张之际加剧粮食短缺。

因此或许物价上涨高峰过去,但美国和欧洲央行设定的 2% 通膨目标回归可能还需要数年。德意志银行表示,圣婴现象警告日益增多,导致近几周咖啡、糖和可可价格大幅上涨。农业收成受恶劣天气影响,其他粮食商品上涨潮预计也会随之而来。

(必须)

(必须,保密)

阿狸1 阿狸2 阿狸3 阿狸4 阿狸5 阿狸6 阿狸7 阿狸8 阿狸9 阿狸10 阿狸11 阿狸12 阿狸13 阿狸14 阿狸15 阿狸16 阿狸17 阿狸18

真诚欢迎各科普媒体、机构、专家和网友与我们联系合作! Email: [email protected]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2011-2021 Designed by 未解之谜网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