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巴甜”是一种常见的代糖,常见的无糖可乐(Diet Coke)、Extra 口香糖都有添加这种人造甜味剂。世界卫生组织(WHO)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召集外部专家开会后认定“阿斯巴甜”可能致癌,但是同样引发各种争议。
IARC 与 JECFA 评估致癌可能性
IARC 今年 6 月召集外部专家举行会议后做出的结论,原本这个会议是根据所有已公布的证据,评估某项物质是否存在潜在危险,但没有考量人体摄取有害物质的安全值,因为这项针对个人的建议来自一个独立的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以及国家监管机构的决定。
JECFA 自 1981 年以来,一直主张“阿斯巴甜”在可接受的每日摄取量内,对人体具安全性,例如体重 60 公斤的成年人每天必须喝 12 至 36 罐无糖汽水才会面临风险,虽然具体取决于饮料中的阿斯巴甜含量,但是这个标准获得美国和欧洲在内的国家监管机构的广泛认同。
IARC 发言人表示,IARC 和 JECFA 委员会的裁定结果在 7 月之前都是机密,但是两者的评估结果句“互补性”,其中 IARC 的结论是“理解致癌性的首要根本步骤”,而 JECFA 则将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在特定条件和摄取量之下,发生特定类型伤害(例如癌症)的可能性。
阿斯巴甜可能致癌的争议
由于 IARC 过去对不同添加物的裁定结果常引起消费者忧虑,并产生多次诉讼案件,最终迫使制造商重新制定配方,并更换替代物质,但是引发民众认为 IARC 的评估是否明确,而 JECFA 目前正在审查“阿斯巴甜”的使用情况,预计 7 月 14 日会公布调查结果,但是可能再次挑起争议。
IARC 的裁决可能会产生巨大影响,因为 2015 年 IARC 将“草甘膦除草剂”评估为可能致癌,尽管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等其他机构提出异议,但是仍造成德国拜耳 2021 年对美国法院的第三次上诉失败,判决始终将癌症归咎于使用“草甘膦除草剂”,并主张应赔偿给罹癌的用户。
IARC 过去的争议不断,曾被批评对难以避免的事物发出不必要的警示,例如将大夜班工作、摄取红肉列为很可能致癌(probably cancer-causing)的类别,并将使用手机列为可能致癌(possibly cancer-causing)的类别。
国际甜味剂协会(ISA)秘书长伍德(Hunt Wood)表示,IARC 不是一个食品安全机构,对“阿斯巴甜”的审查在科学上并不全面,而 ISA 的成员包括糖果商玛氏箭牌(Mars Wrigley)、可口可乐(Coca-Cola)和嘉吉(Cargill),并认为 IARC 的审查可能会误导消费者。
阿斯巴甜致癌可能性研究
“阿斯巴甜”多年来早已被广泛研究,2022 年法国一项针对 10 万名成年人的观察性研究显示,摄取较多人工甜味剂(包括阿斯巴甜)的人类,罹癌风险略高,但是这项研究无法证明“阿斯巴甜”确实增加罹癌风险,而 2000 年代初期,意大利拉马齐尼研究所(Ramazzini Institute)对阿斯巴甜的动物研究显示,某些癌症确实与“阿斯巴甜”有关连,只是这项研究的方法受到质疑。
各国监管机构审查所有现有证据,最终批准“阿斯巴甜”在全球范围内使用,几十年来,主要食品和饮料制造商一直为自己使用“阿斯巴甜”进行辩护,像是百事可乐 2015 年停止在汽水中添加“阿斯巴甜”,一年后重新加入,又在 2020 年再度移除。
世界卫生组织(WHO)今年 6 月曾发布指南,建议消费者不要使用人造甜味剂控制体重,虽然食品业对世卫公布的指南提出质疑,并认为人造甜味剂可帮助那些想减少糖分摄取的消费者,但是整体仍存有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