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未解之谜网 > 技术创新 > 3D模型确认活腔棘鱼有“没用”的肺

3D模型确认活腔棘鱼有“没用”的肺

2015年9月15日23:58 未解之谜网

在全球“活化石”物种的榜单上,腔棘鱼一直位列榜首,这种深海鱼甚至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而巴西科研人员最新发表的论文,确认了活着的腔棘鱼当中有肺的存在,并证实肺已经不再具有任何实际功能,但是它能帮助人们了解到这种著名的“活化石”鱼类4.1亿年前的古老祖先们是如何生存的。

腔棘鱼是一种大型的肉鳍鱼,是现今还存活的最古老鱼类,但很长一段时间它都被认为在约6000万年前即已灭绝,直到1938年,人们才在南非的海边发现了还存活的一个物种——西印度洋矛尾鱼(Latimeria chalumnae),从此它们获得了“活化石”的称号。与已经变成化石的物种相比,矛尾鱼缺少一个典型的“钙化肺”,钙化肺被认为是一种对于浅水的适应特征,而且科学家一直不清楚的一点是:那些已经变成化石的物种,在当下腔棘鱼的身体结构中是否还有少许残余。

此次,巴西里约热内卢大学普鲁裸·布里托和他的研究团队,使用X-射线断层扫描成像方法,成功完成了活腔棘鱼种西印度洋矛尾鱼五个发育阶段的肺的3D模型重建。研究人员证实,虽然这个物种在早期胚胎中具有一个发育良好的、有可能发挥功能的肺,但这个肺在后来的胚胎阶段、亚成体阶段和成体阶段的生长很大程度地减缓了,最终变得没有功能,从而退化了。

研究团队还报告称,在成年矛尾鱼退化的肺周围散布着小而柔软的“盘”装结构,并且表示它们与腔棘鱼化石的“钙化肺”比较类似。虽然这些结构在如今用鳃呼吸的腔棘鱼当中已经不再使用,但对已经变成化石的那些物种来说,研究人员认为这些“盘”在调控肺活量中曾经起过一定作用,而当后来的物种适应了深水环境后,这些“盘”的作用便最终消失了。

研究相关论文发表在15日出版的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

(必须)

(必须,保密)

阿狸1 阿狸2 阿狸3 阿狸4 阿狸5 阿狸6 阿狸7 阿狸8 阿狸9 阿狸10 阿狸11 阿狸12 阿狸13 阿狸14 阿狸15 阿狸16 阿狸17 阿狸18

真诚欢迎各科普媒体、机构、专家和网友与我们联系合作! Email: [email protected]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2011-2021 Designed by 未解之谜网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