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犹他州大阶梯─埃斯卡兰特国家纪念碑(Grand Staircase-Escalante National Monument)附近发现一个大型恐龙化石遗址,古生物学家研究多年后,19日公布最新结果。他们认为,凶猛暴龙可能是群居肉食性动物,而非过去多年以来所想象的“独行侠”猎食者。
法国2018年展出的暴龙化石。
《美联社》报道,美国内政部土地管理局(BLM)古生物学家提图斯(Alan Titus)于2014年发现此遗址,由于面积太大、化石数量极多,发掘工作持续至今。阿肯色州大学利用地球化学技术分析骨骸与岩石后,得出上述结论,而此假说也支持了20年前首度提出的暴龙群居说。
美国犹他州大阶梯─埃斯卡兰特国家纪念碑(Grand Staircase-Escalante National Monument)附近的恐龙化石。
加拿大艾伯塔省(Alberta)20年前发现10几只暴龙遗骸时,学者首度提出暴龙群居说,蒙大拿省(Montana)之后也发大量恐龙遗骸,进一步提高其可能性。但是,提图斯也指出,许多科学家质疑,恐龙的智力应该不足以参与复杂社会互动。
麦卡利斯特学院(Macalester College)生物学教授罗杰斯(Kristina Curry Rogers)并未参与本次研究,她认为,此发现的确强化了暴龙群居说的可信度,但要直接证明仍“有一点困难”,还需要更多研究佐证,“这些动物可能居住在彼此附近,但不会作为同一个社会群体一起迁徙,唯有在资源减少、生活条件恶化时才会聚在一起”。
丹佛自然科学博物馆(Denver Museum of Nature & Science)恐龙化石展场负责人塞蒂奇(Joseph Sertich)则抱持乐观态度,他认为,此遗址研究成果很可能提供“进一步了解动物行为方式”的深入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