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未解之谜网 > 技术创新 > 新研究揭示生物体如何判断自身长度

新研究揭示生物体如何判断自身长度

人体骨骼、树木、花草都在长到一定长度后停下,不会疯狂的长下去。科学家们好奇,生物体究竟如何知道自己已经长了多长?

神经元的轴突示意图。

德国萨尔大学(Saarland University)的新研究聚焦神经元之间重要的联系渠道——轴突(axon)–来建立模型。轴突是神经细胞之间联系的桥梁,负责传递电子信号。轴突的长度从几微米到几米不等。研究者们通过这个模型了解神经元如何确定自身长度的机制,并认为这个原理对其它生物系统也具有普遍性。

最新研究称生物体摄取食物可导致DNA差异性

研究者之一Frederic Folz解释说,控制生长长度的化学信号分子遵循这种机制:它们以“化学波”的形式在系统中传播,遇到轴突末端停下。高频率的“化学波”意味着这个生物片段较短;低频率意味着其较长,也就是说信号回到出发点的时间长,说明该结构体较大。

比如,一个分子在一个细菌细胞内传播几微米所需的时间,比从树根传递到树冠的时间短得多。

研究者们推测,各类生物体,从树木到人类,都是利用这种“频率”确定自己的“长度”,控制树叶、胳膊、腿生长的长度。

研究者表示,生物体这种机制将来可用于电子行业控制各种物理特性,还可以结合其它系统对人工神经网络、互联网进行改进。

这份研究近期发表在月刊Physical Review E上。

(必须)

(必须,保密)

阿狸1 阿狸2 阿狸3 阿狸4 阿狸5 阿狸6 阿狸7 阿狸8 阿狸9 阿狸10 阿狸11 阿狸12 阿狸13 阿狸14 阿狸15 阿狸16 阿狸17 阿狸18

真诚欢迎各科普媒体、机构、专家和网友与我们联系合作! Email: [email protected]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2011-2021 Designed by 未解之谜网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