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陵墓石狮被关铁笼,为何会失去“自由”呢?
唐代十八陵之一的唐贞陵,位于陜西咸阳市泾阳县,当地有两尊石狮子,却离奇地被关在铁笼里,大家都很好奇,为何要用铁笼把它们关起来呢?原来这样做的目的是出于防盗。该事件引起网友热议,有网友认为,中国对文物缺乏保护意识,两个铁笼的出现,正好反映人民的质素仍有待改善。
唐代贞陵位于陜西咸阳市,泾阳县白王镇崔黄村东北方。
唐代贞陵位于陜西咸阳市,泾阳县白王镇崔黄村东北方,寝宫位于东、西陵沟之间的一座山头内,陵墓主人为唐宣宗李忱。唐贞陵的布局承袭了唐代“依山为陵”的基本格局,占地达629万平方公尺,更于1956年5月,获陜西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项目。
东边牡狮(公狮)完好,但西边牝狮(母狮)则是面目全非。
事实上,唐贞陵早于五代时期,就曾遭到盗墓贼光顾,地面石刻屡遭破坏,现存石刻仅得43件,主要有石狮、华表、鸵鸟及石人等。而自从建陵(唐肃宗李亨陵墓)一对数吨重的石狮,于2010年4月被盗之后,两尊贞陵的石狮子也从此失去了“自由”。
为何要用铁笼关起来呢?原来这样做的目的是出于防盗。
该对被关的两尊石狮子,平均身高为1.72公尺,东边牡狮(公狮)完好,但西边牝狮(母狮)则是面目全非。根据当地村民表示,因为牝狮曾遭到雷击,所以剩下的残断狮身则是去向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