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位国民党将领的故事。这位将领曾参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在国共内战前期此人鲜有败绩。但最后在淮海战役中,遭到华野的围歼,最终开枪自杀。
相信看到这里,对近代史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小编说的人是谁了,他就是黄百韬。黄百韬,1900年,广东梅县客家人。众所周知,蒋介石对国军中的嫡系和杂牌军是区别对待的,而黄百韬就属于“杂牌军”这一类。
虽然黄百韬“杂牌军”出生,但最后却杀出来了,成为国军中赫赫有名的领兵将领,并且对蒋介石忠贞不二。淮海战役前黄百韬的第七兵团下辖第六十三、六十四、二十五、一零零军等四个军。淮海战役刚开始时,黄百韬兵团又增加了从连云港撤出的第四十四军,当时这五个军的总兵力约有12万人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爆发。黄百韬和粟裕两人是老对手,对彼此的排兵布阵都有所了解和研究。然而这一次两人的交手,注定惊天动地!11月7日,粟裕得到情报黄百韬兵团即将开始进行西撤行动,于是立即下令追击, 要求各部不怕建制混乱,谁先到达,谁就先切断敌向徐州退路。
11月7日清晨,黄百韬率兵团部开始转移行动。但他没有侦察到华东野战军一、六、八、四、九纵等主力部队已从北面向他的第七兵团逼近,并抢占了运河上唯一的大铁桥。11月9日,华野正式下发《关于全歼黄百韬兵团的政治动员令》。
碾庄圩位于陇海铁路北侧1公里左右,西距徐州约75公里。以碾庄圩为核心,拥有大大小小40多个村落。黄百韬兵团渡过运河后,来到碾庄圩他下令兵团在此休息。9日上午,黄百韬收到了一份蒋介石手令。“着该兵团在碾庄圩地区准备决战。已命令黄维兵团经宿县、宿迁渡过运河进行外线反击;又已令杜(杜聿明)副总司令率邱、李两兵团东援。”
至此,黄百韬如梦初醒,他的兵团已经被华野团团包围!10日凌晨,华野对黄百韬兵团发起进攻。双方激战至19日,黄百韬兵团固守的碾庄圩外围村落,全部被华东野战军占领。望眼欲穿的援兵没来,12万大军渐渐地丧失殆尽,黄百韬完全失去顽抗的最后勇气和信心了。 22日黄昏,黄百韬指挥156师残部,企图向西北方向突围。然而,当黄百韬逃至尤家湖南面的一片苇塘时, “全歼黄兵团,活捉黄百韬”的喊杀声四起。
彻底绝望后,黄百韬举枪自杀,终年49岁。自杀前,黄百韬拿出一张名片,并在背后写上“黄百韬尽忠报国”,让其交给国民党第25军副军长杨廷宴,请他转交给蒋介石。
黄百韬自杀后,遗孀柳碧云和儿子黄效先来到台湾生活。可是后来发生的事让人很震惊,1956年黄效先杀害朋友并且毁尸灭迹,结果被审判处决死刑。
由于黄效先是黄百韬的独子,柳碧云来到了总统府。跪在蒋介石面前说道:“先夫黄百韬为国成仁,遗有独子黄效先,犯下杀人罪行,依法当严惩。望总统看在他父亲为国捐躯的份上,饶其不死,为黄家留下仅有血脉。”
蒋介石最后批示,“念其先父,勋绩彪炳,承其嗣续,援予減刑。” 1957年台湾“司法行政部”批文,“以宪法第四十条和赦免法第四条规定,特赦黄效先。”就这样,黄效先逃过死劫改为坐牢,于1969年获假释出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