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未解之谜网 > 技术创新 > 关于恋童癖的一点新发现

关于恋童癖的一点新发现

2016年11月25日17:35 未解之谜网

    很多人会用直的、弯的和双性恋来判断人们的性取向,他们的判断依据是人们的性吸引对象。但人们很少谈到性取向的另一面,即性吸引对象——是别人?自己?还是两者兼有?当人们被自己吸引时,这种现象被称为“性吸引对象倒转(erotic-target identity inversion/ETII)。西北大学Kevin Hsu和J. Michael Bailey研究了这种现象。

    Hsu和Bailey称,科学界对“性吸引对象倒转”现象了解不多,最出名的有性别幻想控(Autogynephilia,通常指生理上的男性通过幻想自己是女性来获得性兴奋)残疾扮演控(apotemnophiles,通常指通过幻想自己是残疾人来获得性兴奋)。研究者称,不少残疾扮演控既能通过幻想残疾人以及幻想自己是残疾人而获得性兴奋。

    Hsu和Bailey称,除了这两种之外,科学界对其他“性吸引对象倒转”现象没有太多了解。但他们发现了一位有此现象的恋童癖者,也就是说,他们会通过想象自己是儿童从而获得性兴奋。有些案例也略微说明了这种现象。

    研究者雇了一些恋童癖者和恋少年癖者,对他们做了调查。Hsu和Bailey写道:“参与者需要回答他们是否曾经将自己想象成小孩子;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他们如此想象所获得的性兴奋程度是多少。”研究者还问了他们想象中的性别和年龄、打扮成小孩的频率、是否认为自己如果是小孩会更好以及是否曾考虑用激素或手术让自己看起来更像小孩。另外,参与者还需要回答一些开放性问题如“他们的幻想和经历是怎样的”等。

    关于恋童癖的一点新发现

    这是主要的研究成果:

    恋童癖者和恋少年癖者有“性吸引对象倒转”现象很普遍:有233人(49.1%)称将自己想象成小孩至少会有些许的性兴奋。平均性兴奋程度是4.40(标准偏差=4.05),实验模型呈双峰分布,有一半以上的人的得分是0分(33.6%)或10分(21.0%)。因此,样本中少数恋童癖者有强烈的“性吸引对象倒转”现象。

    至少在这个研究中,恋童癖者将自己想象成小孩的想象是很常见的。他们的内外部性别倾向也很一致:在将自己想象成女孩的恋童癖者中,有100%会被女孩或两种性别的儿童吸引;在将自己想象成男孩的恋童癖者中,只有15.5%只会被女孩吸引,剩下的则都会被女孩或两种性别的儿童吸引。另外,研究者发现,参与者中只有13.2%会真的将自己打扮成小孩。

    Hsu和Bailey的研究是了解恋童癖者的重要一步。随着社会逐渐不再惩罚或放逐恋童癖者,而是帮助他们约束自己的行为,我们也需要这样的知识。

    (必须)

    (必须,保密)

    阿狸1 阿狸2 阿狸3 阿狸4 阿狸5 阿狸6 阿狸7 阿狸8 阿狸9 阿狸10 阿狸11 阿狸12 阿狸13 阿狸14 阿狸15 阿狸16 阿狸17 阿狸18

    真诚欢迎各科普媒体、机构、专家和网友与我们联系合作! Email: [email protected]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2011-2021 Designed by 未解之谜网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