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未解之谜网 > 历史故事 > 北魏第一绝智谋臣 最后却被抄家灭族

北魏第一绝智谋臣 最后却被抄家灭族

2016年7月4日20:00 未解之谜网
            <p>
                <img src="https://www.122336.com/content/uploadfile/201607/20160705005728.jpg" alt="北魏第一谋臣,白马公崔浩为何下狱被杀,夷灭三族?" title="北魏第一谋臣,白马公崔浩为何下狱被杀,夷灭三族?" />
                <p>北魏第一谋臣,白马公崔浩为何下狱被杀,夷灭三族?</p>
            </p>

    历朝历代,许多文臣都是七巧玲珑心,不但熟读经史,且深通人性,因此绝大多数人的结局都比较不错,如改名换姓、富甲天下的范蠡,功成身退、归隐山林的张良等。不过,凡事皆有例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辅佐三代帝王,为北魏统一北方做出卓着贡献的第一谋臣,白马公崔浩却是下狱被杀,夷灭三族。

            <p>
                <img src="https://www.122336.com/content/uploadfile/201607/20160705005729.jpg" alt="崔浩人生最辉煌阶段,是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在位时期。" title="崔浩人生最辉煌阶段,是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在位时期。" />
                <p>崔浩人生最辉煌阶段,是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在位时期。</p>
            </p>

    崔浩出身高门世家清河崔氏,父亲崔宏是北魏的开国功臣,为北魏许多制度的创建做出很大贡献,被封为“白马公”。出生自名门望族,年纪轻轻的崔浩,得以入朝为官,他人生最为辉煌的阶段,是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在位时期。在灭胡夏、攻北凉、征南朝、破柔然等重大战争中,都离不开这位杰出的谋臣。

            <p>
                <img src="https://www.122336.com/content/uploadfile/201607/20160705005734.jpg" alt="可惜,所有悲剧的起源,正是源于编修国史。" title="可惜,所有悲剧的起源,正是源于编修国史。" />
                <p>可惜,所有悲剧的起源,正是源于编修国史。</p>
            </p>

    北魏王朝,在戎马半生的拓跋焘东征西讨下,已成为雄踞北方,虎视南朝的当世第一大国,常言道,盛世修史,拓跋焘为了让后世子孙,铭记他的丰功伟业,于是下令最为倚重的崔浩编修国史。崔浩网罗朝中博学多才、文采飞扬之士,潜心研读前朝修史经验。可惜,所有悲剧的起源,正是源于编修国史一事。

    崔浩一向自比留侯张良,但在明哲保身、为人处事方面,却又相去甚远。在拓跋焘下令灭佛时,当时道士领袖寇谦之,看到大量的僧人无故枉死,虽然佛道殊途,但是他也于心不忍,因此他找到崔浩,希望他能出面劝阻拓跋焘。不过,崔浩不但没有听从,反而极力劝告拓跋焘,要加大打击佛教的力度,导致当时“一境之内,无复沙门”。

            <p>
                <img src="https://www.122336.com/content/uploadfile/201607/20160705005736.jpg" alt="崔浩编修国史时秉笔直书,尽述皇家的各种秘辛,描写详尽而无避讳。" title="崔浩编修国史时秉笔直书,尽述皇家的各种秘辛,描写详尽而无避讳。" />
                <p>崔浩编修国史时秉笔直书,尽述皇家的各种秘辛,描写详尽而无避讳。</p>
            </p>

    一时朝野间怨声载道,以太子拓拔晃为首的鲜卑贵族,一向对佛教推崇有加,更是将崔浩恨的咬牙切齿。崔浩掌权之后,企图按照汉族的世家大族的传统思想,整理、分别和规定氏族的高下。他抬高许多汉人世家大族的地位,令众多鲜卑贵族面上无光。每当拓跋焘出征时,崔浩自恃才略及皇帝宠任,专制朝权。

    国史修好之后,参与此事的两个着作令史闵湛、郗标,建议把国史刊刻在石碑上,他们的建议被崔浩采纳,将国史所有内容尽数刊刻在上。碑林处于交通便利之处,来往人群密集,由于编修国史时秉笔直书,尽述皇家的各种秘辛,描写详尽而无避讳,连皇族拓跋氏一些不愿人知的早期历史都没有隐去,因此,看完国史的百姓议论纷纷。

    众多鲜卑贵族看到后,无不满怀愤怒,声色严厉的跑到拓跋焘面前告状,指控崔浩有意暴扬国丑、居心叵测。拓跋焘立刻下令捣毁碑林,同时收捕参与编修的秘书郎吏,并命人召崔浩前来对质,结果在一番质问下,崔浩承认编修国史、选拔着作令时,曾经接受过贿赂。在拓跋焘质问为什么要这么编写时,崔浩只能磕头认错。

            <p>
                <img src="https://www.122336.com/content/uploadfile/201607/20160705005739.jpg" alt="而与其家族联姻的汉人高族,全部都被诛杀。" title="而与其家族联姻的汉人高族,全部都被诛杀。" />
                <p>而与其家族联姻的汉人高族,全部都被诛杀。</p>
            </p>

    崔浩被押赴刑场行刑时,几十个官兵对着须发皆白、被折磨的奄奄一息的崔浩身上撒尿,曾经权倾朝野的重臣,如今却受尽奇耻大辱。而与其家族联姻的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等汉人高族,全部都被诛杀。帝拓跋焘为了缓和鲜卑贵族和汉人士大夫阶层之间的矛盾,同时,汉人之间势力盘根错节,引起了拓跋焘的戒心和防备,便藉此狠狠打击了他们的势力。

    (必须)

    (必须,保密)

    阿狸1 阿狸2 阿狸3 阿狸4 阿狸5 阿狸6 阿狸7 阿狸8 阿狸9 阿狸10 阿狸11 阿狸12 阿狸13 阿狸14 阿狸15 阿狸16 阿狸17 阿狸18

    真诚欢迎各科普媒体、机构、专家和网友与我们联系合作! Email: [email protected]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2011-2021 Designed by 未解之谜网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