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些天文学家认为他们可能发现了太阳系内迄今最遥远的天体,其中一颗很可能是“超级地球”类型的行星。它距离太阳非常遥远,是冥王星到太阳距离的六倍。
超级地球是一类质量约为地球二点五到十倍的类地行星,大小介于地球与海王星之间,太阳系内此前没有发现这种类型的行星。
来自瑞典与墨西哥的研究人员利用位于智利的ALMA望远镜(阿塔卡玛大型毫米波/亚毫米波天线阵)观测时发现,有神秘天体在望远镜的视场内进行了移动。
目前很难精确确定这些神秘天体究竟离我们有多远,但从运行速度与亮度判断,它们不太可能是恒星。一些研究认为它们可能是褐矮星,但部分天文学家对此持怀疑态度。
褐矮星被称为“失败的恒星”,是一种质量介于气体巨行星与恒星之间的天体。因为质量不够大,其核心无法维持大规模的氢融合反应。
目前,最新的研究仍无法彻底排除它们是褐矮星的可能性,但这两颗神秘天体是传说中“X行星”的良好候选之一。“X行星”又称为“假设的海王星外行星”,自1846年人类发现第八颗行星海王星之后,就有人不断在猜想是不是还有在海王星轨道外侧的行星存在着。
X行星的假设,最早来自19世纪晚期的罗威尔。因为海王星的观测位置与当时理论预计的位置并不完全吻合,罗威尔认为在海王星之外,或许还存在其他行星对海王星轨道产生摄动。虽然后来旅行者2号的测量数据得到了海王星的精确质量,完美解释了海王星轨道的异常,但“X行星”依旧被指代可能存在于太阳系边缘地带的行星。
来自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的天文学家沃特·维勒明斯(Wouter Vlemmings),是发表这两颗天体相关研究的共同作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