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盛顿特区的联合车站是一座雄伟典雅的建筑,正门上方有六座非常醒目而且意义深远的雕像。
这六座雕像的身份依序是: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泰利斯(Thales)、忒弥斯(Themis)、阿波罗(Apollo)、刻瑞斯(Ceres)、阿基米德(Archimedes),分别象征催生铁路交通的文明要素:火、电、自由/正义、想像力、农业以及机械。
耐人寻味的是,在这六座雕像中,神话人物居然过半数!
华盛顿联合车站正门
仔细想想,原因其实很简单,以火为例,它固然是非常重要的发明,但由于无史可考,后人只好自行发明一位神话人物当作代表。正如同在中国神话里,将这个功劳归给多半是虚构的燧人氏。而农业也一样,中国神话有神农氏,罗马神话中的谷神则是刻芮斯(人类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便是以她命名,中文译作谷神星)。
至于自由、正义与想像力,根本是人类心智的产物,如果硬要追本溯源,当然也只能归功于神祇。
因此比较值得讨论的,只有代表电的泰利斯,以及代表机械的阿基米德。
不过,虽然他们都是真有其人,若就真实程度而言,两人还是有高下之分。关于阿基米德的生平,有不少可信的史料流传至今,必须另闢专章仔细讨论。至于比阿基米德早三百多年的泰利斯,相关事迹至少有一半是传说,另一半则顶多是半信史。
●米利都的泰利斯(624?-546? BC)
古希腊人的名字经常冠上故乡的地名,这个传统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李奥纳多‧达芬奇就是最好的例子(正确的解读是文西的李奥纳多)。由此可知,米利都(Miletus)是泰利斯的故乡殆无疑问,可是说来相当讽刺,在所有关于泰利斯的史料中,唯一能够肯定的也只有这点而已。
所以我们就从这个古老的城市谈起吧。
米利都是位于小亚细亚半岛的港湾,和巴尔干半岛隔了一个爱琴海,遗址在现今的土耳其境内。在泰利斯的时代,这个地区自成一个国家,史称利底亚王国。就文化层面而言,它仍然属于广义的古希腊,泰利斯便是这个文化孕育出的精英。
古希腊第一位哲学家是泰利斯正式的历史定位,但由于他的学术活动与科学息息相关,因此在不少文献中,他还拥有古希腊第一位科学家这个头衔。事实上,有些人干脆直接称他为第一位科学家甚至科学之父。
就字面而言,第一位意味着古希腊其他科学家都是他的后生晚辈,例如毕达哥拉斯就是他(传闻中)的学生,亚里斯多德则比他晚两百多年。
然而如前所述,泰利斯虽然是真实人物,其生平事迹严格说来皆不可考,再加上他并未留下任何着作(可能是散佚,也可能根本不存在),因此平心而论,泰利斯这个名字代表的是古希腊早期科学成就的缩影。换言之,我们应该承认在泰利斯之前,古希腊已经累积若干科学成就,后世学者查证无门,索性通通归功给一个有名有姓的人。
不过,为了行文与阅读方便,以下会尽量省略据说或传闻这类字眼。
●例一:静电实验
在电磁学的相关文献中,作者几乎一致咬定摩擦生电是泰利斯的重大发现,因此他才有机会和普罗米修斯平起平坐。事实上,这个说法毫无真凭实据,只能代表古希腊人在泰利斯的时代已经知道被毛皮摩擦过的琥珀具有神奇的力量。
此外,虽然泰利斯的故乡很接近磁石的盛产地麦格尼西亚(Magnesia, 没错,它就是magnet这个字的来源),但在泰利斯出生之前,早已有人知道那些石头不必摩擦就有神奇的力量。换句话说,即使泰利斯真的研究过磁力,也没有进一步的发现。
●例二:天文预言
除了哲学家,泰利斯最有名的身份应当是天文学家。例如有不少人相信,他曾在夜观天象时一不小心掉进井里(因为这是柏拉图的记载)。此外有更多的人相信,泰利斯曾经藉着预言日食,终止了一场至少长达六年的战争。
交战双方是利底亚与其强邻米底王国,话说双方打得难解难分之际,泰利斯突然公开预言明年会有日全食,或许还加上因为天神不乐见人类自相残杀之类的警语。结果在次年五月,一场会战刚刚开打,日全食居然真的出现了!
接下来的发展,大家不妨根据好莱坞的逻辑自行想像。总之不久之后,两国就签订了和平条约。
如果你觉得这个故事精采万分,请别急着鼓掌,因为它同样经不起严格的考据。
原因之一,在泰利斯的时代,虽然两河流域的巴比伦天文学家根据累积多年的经验法则,已经大致能够预测日食与月食,但由于小亚细亚和两河流域相隔甚远,那些经验法则在泰利斯的故乡并不适用。因此,泰利斯即使曾经远赴两河流域,学得巴比伦天文学的精髓,回到故乡后也无法学以致用。
原因之二,泰利斯更不可能自行发展出预测日月食的方法,因为古希腊人那时还不知道地球是圆的,更不瞭解日月食的真正成因是地球和日月排成一条直线,根本无从进行正确的天文学计算。
因此,我们可以相信日食是真,停战也不假,但最好别轻信泰利斯和这两件事有任何关联。
若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解读这个故事,我们只能说它反映了当时人类已经能够预知日食的事实(不过技术相当粗略,因为即使在故事里,泰利斯也并未准确预测日食的日期)。换个更简单的说法,就是泰利斯这回捞过界,当了巴比伦天文学家的代言人。
顺带一提,美国著名的科普科幻大师艾西莫夫(Isaac Asimov, 1920-1992)晚年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由于天文学家能推算出那次日食的准确日期(公元前585年5月28日),因此在人类历史上,那场所谓的日食之战应该是最早一桩日期明确的重大事件。
有趣的是,这个世界纪录不出几年就被打破了。在夏商周断代工程这个研究计划中,中国科学家推算出武王伐纣的关键战役牧野之战发生于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虽然这个结论仍有争议)。
与泰利斯传说有关的几个国家(图像来源:维基百科) 其中蓝色区域为他的祖国利底亚,黄色为利底亚的强邻米底王国,浅绿为他很可能游学过的埃及,深绿为他或许游学过的两河流域(当时为新巴比伦帝国)。
●例3:几何定理
关于泰利斯一生的行踪,如果我们仔细比较各种史料,大致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他若是真的曾经出国游学,最可能去的地方是埃及而并非两河流域。
埃及既然是几何学的发源地,泰利斯绝不会入宝山却空手而归。这方面最有名的故事,就是他曾经在埃及现学现卖,利用自己的影子间接测量出古夫金字塔的高度。
不过,埃及几何学始终停留在实用的层面,泰利斯则以哲学家的思维,为几何学建立了一套逻辑体系,包括引进定理与证明的概念。至今为止,平面几何学的两个定理仍冠上泰利斯的名字,其中一个学过的人应该都不会忘记。
三个世纪后,青出于蓝的欧几里得将这套逻辑体系发扬光大,编纂出震古铄今的《(几何)原本》。
泰利斯定理(作者绘)A,B,C皆在圆上,线段AC过圆心,则∠ABC一定是直角。
●真正的第一位
在《艾西莫夫传记式科学与科技百科》这本书中,作者依照年代序,介绍了1510位古今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其中泰利斯的编号是[3]。
至于那位编号[1]的科学家,艾西莫夫约略是这样介绍他的:以我们现在对科学家的定义而言,历史上第一位有名可考的科学家是埃及人印和阗(Imhotep)……
如果你对这位一号科学家的印象来自好莱坞,赶紧上网瞭解一下真实历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