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且眼神流露出的信息比一个人说的话更真实。在拍摄人像照和纪实摄影时,准确抓住眼神背后的故事,更增加画面的故事性。疯狂:法国战场战壕中的士兵在1916年、第一次大战期间,因频繁与枪炮弹药为伍,长期下来罹患的“弹震症(Shell Shock)”、现在通称“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经常会出现精神崩溃、过度惊吓、失眠易怒等症状。
这些摄影照之所以成为流传久远的旷世摄影,除了因为历史性纪实照的元素,最重要的是准确抓住了被摄者的情绪。恐惧:15岁的德国士兵Hans-Georg Henke、他是纳粹德国空军Luftwaffe的一员,当初由于父母双亡,为了养活自己而加入军队。但在1945年二战期间被美军俘虏...像是看到了自己即将崩塌的未来,他忍不住哭了出来。
疲惫:1945年二战结束后,同盟国要求德国释放战俘。一位美国战俘在被德国释放后,躺在窄床上,战争终于结束了。
纯洁:这位“有蓝宝石眼睛的男孩”由摄影师Vanessa Bristow拍摄,由于那对清澈为蓝的瞳孔,还曾被质疑这张照片是修图而来。其实黑皮肤的人会拥有这样颜色的瞳孔,可能是眼睛白化症的象征。
嫉妒:1957年4月12日的派对上,被称为“穷人版玛丽莲·梦露”的Jayne Mansfield正大方展示自己的胸部和乳沟,一旁的女演员Sophia Loren也正盯着她的胸部。
如释重负:心脏外科医师经历了23小时不眠不休,顺利完成脏移植手术,终于可以松口气好好休息,而他的助理已在角落睡去。
死去的纯真:背着AK-47冲锋枪、熟练地吞云吐雾,他是叙利亚反抗军中最年轻的战士之一,他8岁。但那冷酷的神情却反而让人畏惧──那不该是一个8岁小孩应该出现的表情,显然小孩该有的纯真已在体内消逝殆尽。
警戒:1984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争中,阿富汗少女Sharbat Gula所居住的村庄被苏联空袭,父母双双被苏联军杀害,她和兄弟姊妹,与祖母被迫翻山越岭前往邻国巴基斯坦的Nasir Bagh难民营生活。
惊吓:1963年法国巴黎街头上演布偶戏,孩子们看到其中一幕后被吓呆:“噢!龙被杀死了!”
喜悦:1945年二战结束时,一名女子在德国Bergen-Belsen集中营中重获自由,即便身体瘦弱,但这消息仍使她面露纯粹的喜悦。
麻木:这张照片背后标注着“文尼察最后一位犹太人”。当时乌克兰文尼察境内周边约有28000万名犹太人,1941年二战期间,纳粹流动屠杀队在这处决最后一名犹太人,并集体就地掩埋……是的,28000万人全遭德国人屠杀殆尽。
惊讶:小男孩Harold Whittles一出生就听不到声音,在不断接受治疗后,终于听到生命中第一个声响。
憎恨:Joseph Goebbels是纳粹德国时期的政治家、教育和宣传部长,并是希特勒政权的忠实捍卫者。美国摄影师Afred Eisenstaedt替Joseph拍照时,前一秒还见他对镜头笑,但在获悉Afred是犹太人家庭出身后,马上用这厌恶的眼神看着他。
耻辱:二战结束后,一名法国女人因为和德国人交往,被民众当众抓上街并剃光头,做为“勾搭德国军”的惩罚。看完这么多照片小编真的觉得战争太可怕了,希望世界能一直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