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align="left">
在自然环境中,当然不会有真正意义上可以毁灭世界的生物,但蛇类却可以整个吞下体型和自己相当的猎物。考虑到世界上很多的大型掠食动物,无论是陆地的老虎、狮子,还是水中的虎鲸、鲨鱼都无法做到这一点,蛇类拥有这个本领也可以算是拥有了洪荒之力。但将这种力量发挥到极致的,却并不是现代的任何一种蛇,而是生活在6000万年前的泰坦巨蟒。</p>
泰坦巨蟒的全名为泰坦巨蟒塞雷洪西斯,因化石发现地在哥伦比亚的塞雷洪地区而得名。根据出土的骨骼化石推算,泰坦巨蟒的体长超过14米,体重超过1吨,身体的宽度达0.8米,看上去就如同柱子一般。
通过对椎骨的研究,古生物学家发现泰坦巨蟒属于蛇类中的蚺科,和如今生活在南美洲热带雨林中的水蚺有亲缘关系,因此它们的捕猎方式也跟水蚺相似:既先用身体将猎物缠绕,进而施行强有力的挤压,致使猎物窒息。在进行了相关实验和估算后,研究人员认为泰坦巨蟒在进行缠绕式挤压时可释放的力量为每平方米110磅,几乎等于一辆8吨重的卡车压在人身上。
除此之外,相关学者认为泰坦巨蟒在栖息地的选择上也和水蚺类似,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近水的地方,以当时同样生活在相同区域的吨鼻鳄鱼、大型乌龟以及鱼类为食。
至于说泰坦巨蟒为何能够长得如此之大,一种主流的观点认为是和温度有关。由于蛇是变温动物,所以外面的气候越温暖,越有利于它们的生长。研究发现,塞雷洪地区在泰坦巨蟒生存的时代,温度常年在29℃~34℃之间,平均比现在高出4℃以上。
在所生活的时代,泰坦巨蟒无疑是个顶级掠食者,但在生存了将近1000万年后,它们从地球上消失了。对于泰坦巨蟒灭绝的原因,目前还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猜测跟气候变冷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