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的研究报道,在持续了几十年后,南极上方臭氧层空破洞已经开始“愈合”,表明臭氧在增加。这些结果表明,在近30年前签定的一个历史性协议正带来正面的回报,这不仅表明地球第二个主要的大气层(同温层)中臭氧耗损的速度减缓,而且还表明可识别的臭氧增加正在形成之中。1989年生效的《关于损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是一项国际协议,旨在通过逐步淘汰众多导致臭氧耗竭物质的生产来保护臭氧层。了解臭氧因应这一协议和相关努力所带来的愈合程度仍然存在着广泛的公众、政策和科学方面的兴趣。尽管到目前为止的分析显示了自协议签订以来同温层臭氧恢复的某些早期迹象,但这些征象大体上表现为臭氧衰减速度降低及臭氧耗竭趋于平缓;有关臭氧在极地一带有所增加的记录则一直较少。更重要的是,在2015年10月,南极的臭氧洞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从而给出了一个自相矛盾的结果。为了进一步检查自2000年来因应控制耗竭臭氧物质和其他变量以来极地臭氧的变化趋势,Susan Solomon和同事在此将臭氧的直接检测和模型计算相结合。他们发现了南极臭氧层“愈合”的数个一致性的信号,尤其是在9月份,当时他们发现了臭氧柱量的定期、季节性增加。研究人员还评估了由自然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火山爆发)造成的臭氧健康的变化;他们说,自从约2005年以来,这些火山爆发延迟了臭氧洞的愈合,并大幅促成了近年来臭氧丧失的年际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