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未解之谜网 > 历史故事 > 古代官员上朝为何要脱鞋?除了卫生还有其他原因

古代官员上朝为何要脱鞋?除了卫生还有其他原因

2021年11月23日23:54 未解之谜网

古代非常重视礼仪制度,在与皇帝议论国事的早朝上更是如此,其中便规定官员们上朝一定要脱鞋,否则将可能因此惹来杀身之祸,事实上脱鞋这项规矩最初是源于卫生考量,怕鞋子弄脏别人家的“筵席”,久而久之就变成表达“对屋主的尊重”的礼貌。

《礼记‧曲礼》中记载:“侍坐于长者,屦不上于堂”,表示陪坐在长者身边,要把鞋子脱在阶下,不可以穿着鞋子上堂,由此可知古人对于何时穿、脱鞋,以及穿、脱鞋时要遵守的礼仪是非常讲究的,而之所以会有这些习惯、规矩,全是由古人的日常生活而来。

在古代不论帝王还是贫民百姓,只要进屋就要脱鞋,因为当时住家环境并没有桌椅、板凳之类的家具,只会在室内地板铺上“筵”和“席”,“筵”是席的一种,通常会铺在下方,“席”则铺在上方,有些家的正堂地板上可能全都铺有“筵”,进屋后要先走过“筵”再落座于“席”。

所以若是直接穿鞋进屋,一定会弄脏别人家的“筵席”,非常不卫生也很不礼貌,久而久之“脱鞋入室”就从卫生考量转变为一种礼仪,用来表达对屋主的尊重,不过这项规矩在普通人家还不算太严格,但在帝王面前就必须非常讲究了,古代官员上朝时都得脱下鞋子,尤其先秦时期还必须脱袜,否则将会惹怒帝王。

《左传》中记载,哀公25年时,卫出公逃亡到宋国,并在藉圃修筑灵台,和大夫们一起在这里寻欢作乐,然而褚师声子竟穿着袜子登席,卫出公见状大怒,褚师急忙解释因为脚上生疮,怕大家看了不舒服,才不敢脱袜子,未料卫出公更加生气,甚至扬言要砍断他的腿。

古人对于脱鞋的重视程度,甚至还衍生出一句成语“剑履上殿”,意旨古代受到皇帝特许的大臣,可以佩着剑、穿着鞋上殿,被视作极大的优待。不过并不是所有场合都适用“脱鞋即礼貌”的规则,《礼记》中便有提到,凡是丧葬或祭祀的场合都要穿鞋,室内是不准露出脚趾头的。

(必须)

(必须,保密)

阿狸1 阿狸2 阿狸3 阿狸4 阿狸5 阿狸6 阿狸7 阿狸8 阿狸9 阿狸10 阿狸11 阿狸12 阿狸13 阿狸14 阿狸15 阿狸16 阿狸17 阿狸18

真诚欢迎各科普媒体、机构、专家和网友与我们联系合作! Email: [email protected]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2011-2021 Designed by 未解之谜网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