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未解之谜网 > 趣闻轶事 > 海洋保护组织Oceana发表报告:全球海鲜产品标签名不副实

海洋保护组织Oceana发表报告:全球海鲜产品标签名不副实

2016年9月11日4:06 未解之谜网

报告指不少海鲜产品鱼目混珠。

报告指不少海鲜产品鱼目混珠。

香港的鲍鱼样本中同样出现与标签不符。

香港的鲍鱼样本中同样出现与标签不符。

海洋保护组织Oceana上周三发表报告称,国际市场上销售的多个海鲜产品,包装上的成分名不副实,其中更有人把平价鱼当成贵价鱼卖。调查分析了近年200项研究,包括香港在内的55个国家和地区,2万5千个海鲜样本,近2成包装的标签不准确。

负责调查报告的发言人露维(Beth Lowell)称,每个消费者都会食到与标签不附的海鲜产品,有人更把亚洲鲶鱼制成鱼块,加上各种酱汁,再标签成18种贵价鱼,包括鳕鱼、石斑和鲈鱼等。在香港29个鲍鱼样本中,只有一项与包装标签相符;美国南加州更有寿司师傅把频危鲸鱼当成吞拿鱼卖。

而在错误标签的样本中,有近58%的鱼类产品食用后有潜在风险,特别是对孕妇及小朋友。在纽约有店铺卖的“阿拉斯加大比目鱼”及“红鲷鱼”,实际是验出水银超标的蓝线方头鱼。

该报告主要分析来自同行评审DNA分析论文、报纸调查分析和Oceana自己的研究。调查样本来自海鲜产品供应链的各个层面,包括批发商、进口商和零售商。有海鲜业界代表指报告只是选择性地列出研究发现,并不代表全球销售的海鲜。

(必须)

(必须,保密)

阿狸1 阿狸2 阿狸3 阿狸4 阿狸5 阿狸6 阿狸7 阿狸8 阿狸9 阿狸10 阿狸11 阿狸12 阿狸13 阿狸14 阿狸15 阿狸16 阿狸17 阿狸18

真诚欢迎各科普媒体、机构、专家和网友与我们联系合作! Email: [email protected]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2011-2021 Designed by 未解之谜网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