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未解之谜网 > 趣闻轶事 > 未来的墓园会经由遗体分解而点亮发光!

未来的墓园会经由遗体分解而点亮发光!

2016年3月22日20:34 未解之谜网

未来的墓园可能一扫人们心中黑凄凄、阴森森的旧有印象,变得遍地生辉、布满光明,而这些光亮的能量来源将由遗体分解而产生。

英国巴斯大学(University of Bath)的死亡及社会研究中心(Centre for Death and Society)日前举办了一场为墓园重新塑造形象的竞赛,最后由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DeathLAB的研究员拔得头筹,他们提出的致胜方案为“林木荟萃”(Sylvan Constellation),就是利用死后人体的生质能来产生亮光。

树上和建筑物上挂满了白光,把墓地点缀成一片优雅非凡的绿地,这些幽幽白光的能量是由人们遗体分解的生质能转换而来;这些也被称为“悼念之光”(mourning lights)的亮光,是由微生物燃料电池发电所产生,每个亮光都一一跟静躺在墓地里的人们相连在一起。

这个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团队赢得了5,000英镑(约为7,246美元)的奖金,他们预计今年夏天将花一个月的时间待在于英国布理斯托的Arnos Vale 墓园,研究将这方案具体落实的可能性。

虽然利用遗体让墓园得生光明的案子让DeathLAB团队赢得了竞赛,但是他们不以此为满足,他们进一步希望这个方案的原理可以融入城市、社区建设里类似墓园型态的纪念馆中。

哥伦比亚大学DeathLAB中身兼发起人及主任一职的 Karla Rothstein在声明中解释了他们单位策划生命之终计划的愿景:

“我们目标是为死亡提供一些优雅的选择,而且是与人们生前重视的社会及环境价值相符相称的选择;至于这个方案的宗旨,则在于守护未来大城市里居民的空间,让人即便离世了还能有影响力,继续以优雅而且负责的行动歌颂生命的生生不息。

DeathLAB的成立是为了要提供对环境负责的计划案,能够把死亡无处不在的概念置入原有的城市结构中,提醒大家我们是非永恒的有限存在,也提醒活着的人需分担责任,以强化我们共同的未来。非常感谢未来墓园设计竞赛还有Arnos Vale 墓园对于文化转型的乐观支持态度,让我们的方案有机会得以具体实现。”

哥伦比亚大学的团队所提方案是利用永续发展科技,以大规模的方式悼念死亡;而BiosUrn团队则是将逝后环保的选择个人化,开发出能够自动洒水且与手机监控软件相连的智慧树葬桶。

DeathLAB最初在2013年就设计出了“林森荟萃”案,现有了死亡及社会研究中心及Arnos Vale 墓园的支持,研究团队可以更进一步的研究如何将方案初步具体化;或许有一天,他们的设计将可以点亮我们的至亲至爱在阴阳永隔后的路途。

(必须)

(必须,保密)

阿狸1 阿狸2 阿狸3 阿狸4 阿狸5 阿狸6 阿狸7 阿狸8 阿狸9 阿狸10 阿狸11 阿狸12 阿狸13 阿狸14 阿狸15 阿狸16 阿狸17 阿狸18

真诚欢迎各科普媒体、机构、专家和网友与我们联系合作! Email: [email protected]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2011-2021 Designed by 未解之谜网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