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未解之谜网 > 考古发现 > 10处惊人的古代葬礼遗址及物品

对比过去繁杂的陪葬物品和葬礼仪式,我们现在在处理逝者的事情上是多么缺乏想象力。旧时为了让逝者能够安息而举行盛大的祭典,但21世纪似乎丧失了真正的仪式,只是简单地用供品来祭祖。

10. 古埃及人的脚趾环

10

古 埃及人不仅是杰出的天文学家和博物学家,他们还是最早使用脚趾环的人。最近几年,考古学家发掘出了几具戴有脚趾环的木乃伊。其中有一具木乃伊保存完好,有 着2200年的历史,是卡纳克神庙(Karnak)的祭司霍尼杰提夫(Hornedjitef),经过CAT(计算机化X射线轴向分层造影)扫描发现,他 的左脚大脚趾戴着一只金环。木乃伊的脚趾为什么会戴着金环呢?

在埃及的其他地方 ——古埃赫塔吞(Akhetaten,今阿玛纳Amarna)南部的墓地里,两具有着3300年历史的非干尸也被发现戴着脚趾环,不过显然他们相对普通, 脚趾环只是铜合金的。而且,脚趾上的印迹表明他们在世时就戴着脚趾环了,进一步的扫描解释了之前的问题——戴脚趾环是某种神秘的物理治疗方式。

就 像现代的电视购物节目兜售的伪科学铜环,古埃及人戴脚趾环很可能是出于生活必需,而不是为了追逐时尚。有一具瘸子的尸体的肋骨骨折了,双臂和右脚也有不同 程度的损伤,愈合的右股骨倒显得突兀——而右脚上恰好戴着脚趾环。我们不能确定这是不是古埃及人戴脚趾环的原因,或许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它的真正用途,但这 不失为一种有意思的解释。

9. 哥伦布的墓

9

塞维利亚(Seville)大教堂(Catedralde Santa Maria de la Sede西班牙语)安存着克里斯托弗·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的精致坟墓。这位航海家的灵柩被四名骑士高高举着,他们象征着西班牙的四个古代王国——卡斯蒂利亚(Castille),阿拉贡 (Aragon),纳瓦拉(Navara)和列昂(Leon)。

但事实似乎更复杂。还有一种说法是,位于多米尼加共和国(Dominican Republic)的巨大十字形纪念馆“哥伦布灯塔”(Columbus Lighthouse)才是存放着哥伦布遗体的真正所在。1992年,多米尼加首都圣多明各(Santo Domingo)建造了“哥伦布灯塔”,以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500周年,在历史性的1492年8月,加勒比海上,哥伦布船队正朝着新大陆航行。

为 什么多米尼加共和国会宣称他们保有哥伦布的遗骸呢?可能是因为一场事故。在经历了充满劫掠和对土著人残忍至极的强暴的一生之后,哥伦布于1506年去世, 被埋葬在巴利亚多利德(Valladolid)。因为觉得巴利亚多利德这座城市太过“工人阶级”,迭戈(Diego),哥伦布的儿子,把他父亲的遗骸迁送 到了阳光灿烂的塞维利亚。大约40年后,哥伦布的遗骸被送到了圣多明各,保存在圣多明各大教堂里。

哥伦布的遗骸在圣多明各大教堂安放了几百年,直 到法国将西班牙赶出了多米尼加,它就被运到了古巴(Cuba)。1898年,古巴把西班牙人驱逐出境后,遗骸又被送回了安达卢西亚 (Andalusia)。但令人惊讶的是,圣多明各大教堂的一位神职人员偶然发现了一个标记着“开拓者先生”(Don Colon)遗骸的盒子,而这称谓正好和哥伦布及其儿子迭戈相符。所以,在塞维利亚埋葬的人又是谁呢?不过,从基因的角度分析,至少哥伦布身上的一部分埋 葬在了塞维利亚。可能也有一部分安息在圣多明各,尽管多米尼加拒绝打开棺木让那一部分遗物参与科学研究。

8.狄奥提瓦干古城的水银河

在希腊神话中,冥河是人间与冥界的分界,最近,考古学家在中美洲发现了真实的“冥河”——坐落在著名的以阿芝特克人命名的狄奥提瓦干古城羽蛇神的金字塔下面的一条水银河,古城是在几千年前由身份未知的人建成的。

在 阿芝特克-纳瓦特尔语中,狄奥提瓦干有“上帝的神圣住所”之意。古城占地面积21平方千米(8平方英里),城中有各种各样的建筑,包括住宅区和雄伟到能跟 埃及金字塔媲美的金字塔建筑。在公元前100年到公元700年的全盛期,古城人口爆炸增长,估计人口数在25000到甚至200000。

狄奥提瓦干古城的金字塔仍在紧紧地保守它们的秘密,起初考古学家希望他们找到了皇室墓或是什么大人物的遗迹。但墓中只发掘到一个百宝袋,里面有很平常的遗物,包括巨大的贝壳,美洲豹遗体,还有十分古怪的是墓中还有橡胶或金属的小球,称做“迪斯科镜面球”。

水银河在金字塔下的隧道内汩汩流淌,或许是作为超脱尘俗的封条来隐藏墓室。无论河的那段埋藏着什么,它都能为我们揭晓阿芝特克人以前的古城建造者——那段没有记载的文化和风俗——的大量秘密。

考古学家甚至还不能确定古城由谁统治,怎样统治。由于没有发现任何宫殿或帝王壁画,所以我们还不清楚古城居民是由一个君主统治,还是由多个小部落首领统治,亦或是由以神父和地位较高的军事家组成的分散的王权统治的。

7.日本古墓与埴轮

7

埃及人用各种物品例如椅子,酒杯等作为死者的陪葬品,因为他们认为人死后就买不到这些了。几千年后,日本也出现了类似的传统。在公元250到552年间的古坟时代,日本人在死者的埋藏地上面堆起巨大的土堆坟墓。

最大的坟墓大仙古坟坐落于堺市,(可能)属于日本第16代天皇仁德天皇。陵墓长486米,高35米,令人叹为观止。其绿花椰菜色的键孔被四周紧紧地包围着而看不真切。还有,与所有古坟的刺激之处一样,仁德天皇陵墓为一条雄壮的护城河所环绕保护着。

神职人员进入墓室中时带入大量未上釉的赤陶雕塑,称埴轮。最古老原始的埴轮缺乏特点,只作为简单的坟墓分界标志。几百年间,埴轮有了一些发展,形成侍者,军队,马匹或是任何死者到了另一个世界能用得到的东西的形状。有些埴轮与原物等高,矗立在那里成为了石墓风格的标志。

6 神圣的荆棘圣物箱

在基督受难日之后,著名的荆棘王冠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法国国王路易九世。路易九世将王冠当作了法国王室家系的象征,并在巴黎建立了一座哥特式的圣礼教堂(Sainte-Chappelle),以此来展示荆棘王冠和他的许多基督圣物。

在公众眼中,路易九世神圣的收藏品使他在欧洲也变得“神圣”起来,并使他成为了西方基督教的教皇。那么,路易九世在担负起保管(自封职位)基督教最无价的器物之后做了些什么?他做了任何国王都会做的事:他剪掉了王冠上的刺并装饰上了法国王室象征的珠宝。

其 中的一块以宝石装饰的王冠残片以神圣的荆棘圣物箱著称,圣物箱被华丽地镀着金并成为了基督最后审判日的象征。这个黄金的圣物上装饰着珍珠、红宝石和蓝宝 石。路易九世认为,但也许是担心基督会在他复临时收回他的荆棘,但我们想象不出基督会开心地看到他天然的装饰变成了皇室的珠宝。至少,被选择作为圣物箱中 的器物(最后的审判)可以让再次复活的上帝之子得到平息。

5 圣徒保罗在罗马的疑似石棺

5

圣徒保罗,曾经是以塔尔苏斯·索罗(Saul of Tarsus)著称的信徒,他是除了Big J自己以外赞美基督教最多的人。在他被杀害后,保罗和圣徒皮特一起葬在了罗马著名的沾满鲜血的阿皮亚古道上。

当时,为了赞扬他在带领第一代基督徒而体现出的不朽的职业美德,人们将他的遗体运到了四大罗马教皇教堂原址中的一个教堂,并以他名字命名了这座教堂,在教堂外的墙上刻下了圣保罗(St.Paul)这几个字。

教 堂决定用一些潜在残骸来检测圣洁,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个令人惊讶的决定。而在祭坛的下方,研究人员确实发现了一个石棺,并在可能有2000年历史的棺盖上钻 了一个小洞。在石棺中,人们发现了华丽的镀金亚麻衣、用来供奉古老谷物以及一些骨头碎片。碳14比率检测证实了这个遗骸源自于第一或第二世纪,这支撑了大 事年表的叙述。为了庆祝这个发现,教皇本笃十六世于2009年在这个教堂宣布了这项证实报告,作为了纪念圣徒皮特和保罗节日的开幕词。

4.西伯利亚的死亡面具

古西伯利亚(Siberian)曾举办过各种各样的葬礼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尊重,这些仪式在我们看来相当恐怖。有 一个惯例仪式是火化尸体后,再重塑死者雕像。在西伯利亚克麦罗沃地区(Kemerovo)挖掘出了一个40平方米的大地下室,里面有30个戴着死亡面具的成人尸体,并被悉心保护着,面具是用石膏做成的,即一种柔软的砂岩矿物。

接下来就是这个仪式的固定程序,坟墓里的尸体会接受一个完整的洗礼仪式: 首先,将尸体火化。然后,把最大的那块尸骨完整地保存下来,塞进皮革制的或纤维制的人体模型里。最后,仿照死者雕刻面具后将其放入人体模型中。之后可能还 会在地下室前面举行仪式,铺上木柴再用火烧。同时,尽管孩子们死后没有死亡面具而且是被葬在地下室的外面,但也发现了一些年轻死者的骨架。

还有一 个类似的发现:来自北极圈上西伯利亚边界Zeleniy Yar的一位考古学家发现了34个戴着死亡面具的尸体。他们的头骨呈粉碎状,可怕地扭曲着,这样 做可能是为了防止死者不死的灵魂给仍然活着的人带来大灾难。因为当时人们极其聪明地利用了铜制面具的永久冰冻性和抗氧化性能,这些尸体比克麦罗沃地区保存 得要好。

3.佛教徒的”人体珍珠”

在大部分地区,展览圣人的尸体残骸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佛教徒也不例外,一些杰出的苦行者或者比丘(即男佛教徒)死后,人们会把他们的尸体火化,然后把骨灰收集起来。

尸 体火化完后,其追随者会筛选出尸体残骸和烧焦的人体组织,进行蒸发,使其变得跟水晶一样。舍利子(即死者的骨灰)或”人体珍珠”是神圣的人体残骸,人们会 把它装饰好、保存好,然后在众多虔诚信徒前进行展览。只要虔诚相待,佛教徒就能加快自己的修行,他们相信这些残骸都经过净化,通过尸体能看出他们的虔诚程 度。

尽管尸体残骸的形状、稠度和颜色取决于身体资源,但有些残骸跟珍珠确实有几分相似。例如,某个火炬般的肝脏,为种子状的淡黄色舍利子,但沉淀下来也像深黄色的种子。

最重要的尸体残骸(尽管有些人并不认为这是舍利子)来自于释迦牟尼(Siddhartha Gautama)。新加坡的中国街上建造了一个大寺庙专门供着释 迦牟尼的牙齿——佛牙寺和博物馆。但是佛陀(即对释迦牟尼的尊称)的许多牙齿也流传到了其他地方。斯里兰卡(Sri Lankan)的康堤(Kandy, 佛教圣地)以一座香火很旺的寺庙为特色,泰国佛寺也在周围建立了一个佛牙寺。

2. 埃及死亡之船

若要去到往世来生,已逝的埃及人必须勇敢地完成两项考验。首先,他们的心脏将被拿来与玛特(Ma’at)(古埃及神话中的女神,司长真理、均衡、秩序、法律道德和正义。)的羽毛较重,而玛特的羽毛,其实就是真理的象征。在阿努比斯 (Anubis)(古埃及神学体系中的神,以胡狼头、人身的形象出现在法老的壁画中)和奥西里斯(Osiris)(埃及最重要的九大神明之一)的引导下, 一群神圣审判者,将根据衡量结果来决定已故之人的命运。倘若,这第一次的考验还不足以给接收考验者施以压力,那他们就仍需渡过尼罗河,从而去往永生之地。

为了帮助已故之人踏上自己的历程,其亲眷连同祭司,会为逝者准备好许多的陪葬品,随之一并下葬。这些陪葬品中包含类似酒罐这样必备的容器。然而,逝者若没有合适的容器以作载体,将会被永远困在河边,难以渡过尼罗河到达永生之地。因此,从古埃及早王朝时期

(Early Dynastic Period)(埃及发展史中一段重要的历史时期),大约500年之前,一些享有特权的埃及人,就已经开始使用葬船来安放尸骨。他们所用的葬船,其大小和精密度则是与下葬者的身份地位相联系的。

法老及其他身份尊贵的人则会委托巨型的,或与之大小等身的葬船。其中最古老的葬船出土样本要 追溯至公元前2950年。这一样船原曾被误以为是木制的地板。考古学家随后又意识到古埃及墓葬通常极少使用木质地板。并且,之后发掘出的一处古遗址则还原 了古时所使用过的长约6米(20英尺)的葬船样式。被发现时,船身布满了面包霉(bread molds)(亦称做黑根霉,是一种叫做腐生植物的孢子囊真菌),同时出土的还有一些造酒器具。

考古学家们,似乎是十分偶然地就在胡夫金字塔(Khufu’s Great Pyramid)旁的石墙下挖出了世上最古老、最大、且最举世闻名,堪称埃及三重奏的胡夫太阳船(Solar Barge of Khufu)(也称基奥普斯太阳船;吉奥普斯为胡夫的希腊名)。同样是渡河所用载体,胡夫太阳船长约44米(144英尺),当真恢弘伟大。这艘船于 1954年一经出土,举世震惊。而在那石墙之下依然存在有更多的物质层。包含木炭层、木片层及一列40块的灰岩块。考古研究员发现了1244块令人费解且 精细的黎巴嫩雪松碎片(FineLebanese Cedar)。他们用时20个月才将这些碎片小心翼翼地移了出来,之后,又耗时10多年之久才将其整合还原至船型,这过程如同拼3D拼图一般。惊人的是,古埃及造船者单凭这本身所用材料连结整个船身,或草和其他材料制成的绳子来固定,竟未曾用过任何一枚钉子。

1.巴尔米拉陪葬品浮雕

1

叙 利亚(Syrian)巴尔米拉(Palmyra),过去称作泰德穆尔(Tadmor),彼时在古罗马帝国(Roman)的统治下曾享有一段繁荣的鼎盛时 期。于二、三世纪之间,这个沙漠之城的经济发展达到高峰。那时由中国至罗马的大陆贸易途径巴尔米拉,由此便促成了东西方之间佳品贸易的合流,但此种合流却是衰微、颓废的。

最为引人注目的则是,富裕的巴尔米拉人在贸易过程中为其精美的陪葬品浮雕赢得了极大声誉。公元一、三世纪间,有一段很短的 时间,在罗马统治下的叙利亚为安葬逝者建造了许多的高塔。墓室,或者说埋葬孔洞,在墓塔周围留下了痕迹,且每个石棺顶部均刻有棺内逝者的雕像。这些手艺精 湛的浮雕,刻画着逝者生前的生活情景。浮雕上,逝者身着特定的服饰(或者某些在特定时期的穿着);手持与其生前身份相关的器具。举例来说,一位祭司可能会头 戴行仪式的帽子,手中紧握一只碗及一尊壶,与此同时,随处可见的服装制造者则手提纺锤与手工纺纱杆。

一些浮雕则绘制了更为复杂精细的场景。 比如,一些以往流行的丧葬方式,或是一场为罗马人所支持的仪式。在公元二世纪初期几年间,罗马人将巴尔米拉人的事故视作最杰出的近东前哨警示。巴尔米亚人 的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丧葬形式却在不到一个世纪之后终止了。之后,这些丧葬形式又被洞穴土葬,或者说地下墓穴这类墓葬方式所取代。

(必须)

(必须,保密)

阿狸1 阿狸2 阿狸3 阿狸4 阿狸5 阿狸6 阿狸7 阿狸8 阿狸9 阿狸10 阿狸11 阿狸12 阿狸13 阿狸14 阿狸15 阿狸16 阿狸17 阿狸18

真诚欢迎各科普媒体、机构、专家和网友与我们联系合作! Email: [email protected]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2011-2021 Designed by 未解之谜网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