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电脑旁摆上一株仙人掌就可以吸收辐射
每回逛网拍看到“上班族办公桌小物”,爱河就会忍不住手滑点进去看看,因为办公桌小物不仅让人看了心情愉悦,还可以彰显个人风格,偷偷增加升官发财与恋爱运,此外爱河还听说:“电脑旁要是摆上一株仙人掌就可以吸收辐射。”这是究竟真的还是假的啊?
其实这个问题,追追追小组在多年前早已破解完成,答案是“假的”!但你我都知道,网络谣言这东西就像野草一般春风吹又生,所以爱河就不厌其烦再破解一次,并且邀请台北医学大学公共卫生学系张武修教授来为我们解惑!
首先,咱们先来进补一些科学知识!张武修教授表示一般大众所知的电磁波,可以细分为“游离辐射”和“非游离辐射”。 “游离辐射”常被称作“辐射”或是“放射线”,健康检查的X光检测就是属于这款;张教授表示,游离辐射的能量十分强,所以一定要有专业防护,像是医院X光室就会使用铅板避免辐射外泄伤害人体。
“非游离辐射”则是频率小于3×1015赫的电磁波,看名字就知道它能量比较微弱,所以没办法破坏细胞中各种分子的原子链造成游离化,像是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射频、微波和静电场等等,都属于这个类别。
根据行政院环境保护署非属原子能游离辐射管制网所提供的资讯,人为产生的非游离辐射来源可再分为“射频”和“极低频”两种。像是低头族万万不可缺的手机和无线网络(Wi-Fi)、广播电台或基地台皆属于射频非游离辐射;谣言中提到的电脑、家电用品、变电所等等就属于极低频非游离辐射。
那仙人掌是否可以吸收电脑所产生的非游离辐射呢?张武修教授斩钉截铁地说道:“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不过大家也不须为此感到担忧,或是担心极低频非游离辐射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为张教授也表示,台湾现行法规对于电子产品的电磁波限制值有妥善规范。
像是行政院环境保护署在101年公布“限制时变电场、磁场及电磁场曝露指引”,102年也公告环境中非游离辐射的检测方法。而曝露指引的内容,主要是以国际非游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于1998年和2010年所订定的一般民众曝露环境电磁场参考位准值,作为制定标准。
另外,爱河也发现,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96年就开始进行国际电磁波计划,综观绝大部分研究结果,认为长期处在极低频电磁场,对人体的健康影响很有限,也没有明确的证据可以证明,在临界值以下的非游离辐射环境长期或短期活动,和特定生物效应(例如肿瘤)有任何直接关系。
所以,大家以后千万勿再轻信“仙人掌可以吸收辐射”或是“Wi-Fi会杀死植物”的网络谣言啰。不过有时间的话,爱河还是建议各位可以适时放下手机、电脑,到外头走走看看,享受生命中的美好事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