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未解之谜网 > 技术创新 > 新发现:“垃圾DNA”作用重大

新发现:“垃圾DNA”作用重大

最新研究发现,所谓“垃圾DNA”其实对于捆绑基因组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这不仅在人类身上,在许多物种上都存在这个机理。

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生命科学学院(LSI)和霍华德休斯医学院(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的研究者们共同完成,3月26日发表在《eLife》上的论文解释了他们的发现。

“卫星DNA”由简单、高度重复的基因序列构成,在人类基因组中占较大比例。之前科学家们认为它们不包含任何生成蛋白质的指令,而且其重复性可能是导致基因组不稳定和容易受损、得病的因素,因此认为它们是“垃圾DNA”。

直到最近这份研究才发现情况并不如此。

生命科学学院的女教授、这份研究的领衔研究员Yukiko Yamashita和同事们决定研究一下如果没有这些卫星DNA,会发生什么情况。由于卫星DNA存在于很长高度重复的序列组中,研究者们无法简单利用突变或者将它们移除。于是,他们改从一种与卫星DNA捆绑的蛋白质D1上着手。

研究者们把果蝇(经常用于实验的物种)细胞的D1蛋白质移除。结果发现,原本能够发育成精子或卵子的生殖细胞在走向死亡。

进一步分析发现,在走向死亡细胞的细胞核的外部在生长著一些“微细胞核”,由于细胞核内没能包含整个基因组,这些细胞无法存活。

研究者们认为,D1蛋白质捆绑卫星DNA,从而把整个染色体拉入细胞核内。如果D1不能结合卫星DNA,细胞将失去形成完成细胞核的能力而最终死亡。

“就像捆绑一个花束,”Yamashita说,“D1蛋白质有多个绑定点,能与多个染色体绑定把它们固定到一个地方,防止任何染色体飘浮出细胞核外。”

该团队拿老鼠做了一样的实验并得到了相同的结果。

这些结果让研究者们认为,卫星DNA对细胞的存活起著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多个物种上都是这个原理——包括人类。

(必须)

(必须,保密)

阿狸1 阿狸2 阿狸3 阿狸4 阿狸5 阿狸6 阿狸7 阿狸8 阿狸9 阿狸10 阿狸11 阿狸12 阿狸13 阿狸14 阿狸15 阿狸16 阿狸17 阿狸18

真诚欢迎各科普媒体、机构、专家和网友与我们联系合作! Email: [email protected]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2011-2021 Designed by 未解之谜网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