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城中不但不存在叫作“冷宫”的建筑,且清朝皇帝也很少会把后妃打入冷宫,而是以“降级罚俸”的方式取代。
在各个朝代的宫殿里,都没有一座专门叫作“冷宫”的建筑,因为冷宫其实并没有具体的位置,后妃失宠被贬所居住的地方就是冷宫,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也曾在自传《我的前半生》中写道,“(被用作)冷宫的这些地方非常破旧,基本上会被皇帝遗忘。故宫如此之大,以至于国库没有额外的费用来修复不需要的地方。”
但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博士杨原指出,事实上后妃被“打入冷宫”的情况在清朝非常少见,如果后妃犯错、甚至是犯罪,最基本的处理方法就是“降级罚俸”,像是道光帝后宫的“玲常在”经常责打宫女,导致宫女身上满是伤痕,因此被降为“尚答应”。
较为特殊的案例,比如乾隆帝的继皇后那拉氏,也就是清宫剧《如懿传》的如懿,曾被圈禁在翊坤宫内,相当于软禁,这段日子都不能踏出翊坤宫,此外还撤裁她身边的宫人,把熟悉的宫人都换成眼线,用来监视那拉氏的一举一动,而在生活待遇方面,则是把她的“他坦”,也就是小厨房给撤掉,只能吃份例发放的食物。所以像清宫剧当中,大肆宣告某位嫔妃被打入冷宫的情况,基本上很少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