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在诺贝尔医学奖公布前夕,“CRISPR”始终都是炙手可热的关键字。诺贝尔奖到底什么时候会奖落“CRISPR”,一直都是大家猜也猜不腻的热门话题。虽然 CRISPR 2016年又跟桂冠擦身而过,但 CRISPR 在生医领域狂卷的革命,已无庸置疑成就了划时代的贡献,得奖只是时间早晚的势在必得。而 CRISPR 身为2016年唐奖生技医药奖的得主,更是让人心悦臣服的实至名归。那倒底,CRISPR 是何方神圣?
说到近五年生医界最受人瞩目的巨星,“CRISPR”当之无愧。CRISPR 厉害之处在哪里?这个新技术的成熟,像是人造航天飞机问世后让人终于能勇敢作梦登陆月球一样,让科学家开始觉得以“修正基因”为目标的治疗策略,不再远如天边浮云般遥不可及。研究人员利用 CRISPR 技术,可以很有效率地在有兴趣的基因上,将基因序列做出改变。
利用 CRISPR 新技术来改造动物细胞株、或是老鼠胚胎的基因序列,像是去巷口的小七买方便面回来当晚餐一样。 现在,要建立一只新的基因剔除老鼠,CRISPR 几乎是所有实验室会想到的第一选择;和传统方法比较起来,CRISPR 不仅简单、效率高,更是又快、又便宜、又好上手。
在 CRISPR 技术出现前,想要如神之手般改变老鼠体内基因,虽不容易却可行;但对于养在培养皿内的细胞株,想要在基因的层次上,对基因序列做出改变,简直是痴人说梦。当 CRISPR 技术被有系统的建立起来之后,不论是想改造老鼠身上的特定基因,还是想应用在细胞株上,科学家都如虎添翼般,更能够比以往更能随心所欲地对基因序列做出想要的改变。两年前,也有实验室成功利用 CRISPR 技术,建立出基因剔除的猴子,显示 CRISPR 的神奇魔力在灵长类动物身上,一样可行。2016年夏天,中国与美国也都各自有以 CRISPR 为基础的临床实验设计被核准通过,预计用以治疗癌症病人。
CRISPR 技术的普及,让科学家摇身一变,变成基因魔术师。那为什么一直到二十一世纪,我们才发现 CRISPR 这个新大陆呢?找到 CRISPR 的哥伦布,又是如何发现它的呢?
CRISPR 是很长一段英文的缩写,“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平铺直叙却直接了当的解释了 CRISPR 的身世之谜。CRISPR 就是许多一小段、一小段的基因序列,像图书馆内的索引卡一样,好好地被细菌与古细菌保存在菌体内。细菌与古细菌为什么想要保存这些小片段的基因呢?这些小片段基因,最初又是属于谁呢?
让科学家稍微瞠目结舌的是,这些被细菌与古细菌所保存在体内的小片段基因,是细菌与古细菌的免疫防卫系统!当细菌与古细菌碰到天敌噬菌体或病毒的时候,除了被动的把入侵者挡在家门外,阻止入侵者附着在菌体上,或是防备入侵者把遗传基因物质注入菌体外,也会出其意表地采取主动出击的“CRISPR”策略。
细菌与古细菌把入侵的噬菌体 DNA 分解成小片段的序列,然后再极有次序的把这些 DNA 片段收集起来。这些小片段 DNA 就像噬菌体的指纹档案一样,当下一次再和同类的噬菌体狭路相逢时,细菌就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能够启动体内的免疫系统,让警铃大响。而且这些噬菌体的指纹档案,不单是冷冰冰的目录档而已;而是不容小觑、凶狠的小李飞刀。细菌把这些噬菌体的 DNA 片段(又称做spacers),保存在 CRISPR 的重复序列(repeats)之间;当细菌把这些DNA序列档转译、修饰为成熟的 CRISPR RNA(crRNA)后,可以和 Cas 蛋白质组合成稳定的核糖核蛋白复合物。带有 crRNA 的 Cas 蛋白质,像是警犬一样,能够“闻出”符合该指纹档案的噬菌体。一旦有跟 crRNA 档案符合的噬菌体 DNA 被发现,细菌就可以启动防御机制把该段入侵的 DNA 分解掉。
CRISPR 和 Cas 蛋白所联手的防御机制,就像是细菌与古细菌的适应性免疫系统(adaptive immunity),拥有极大的“可能性”。适应性免疫系统不同于先天免疫系统的地方在于,先天免疫系统在漫长的演化里,发展出几套“有限”、“既定”的受体去侦测可能的外来入侵者的“共同特征”。以哺乳类动物为例,有些先天免疫系统的受体专门侦查细菌细胞壁糖蛋白,有些专门辨认双股 RNA。但适应性免疫系统让生物体在与病原菌的大战里,不用受限于演化过程里给了生物体一套怎样的“牌”,而能借由基因重组也好、或是其他类似机制,产生出“无限种可能”的受体专一性,应付成千上万种可能的入侵者。
细菌与古细菌应付噬菌体的 CRISPR 防御机制,有点像是“誓不贰过”的收集癖。把每一个曾经入侵过的噬菌体DNA都好好收集起来,登录在黑名单上。借由 CRISPR 机制,细菌与古细菌就能够对曾经感染过的噬菌体,启动极为“专一性”的“免疫记忆”反应,这也就构成了符合适应性免疫的要件。细菌也有适应性免疫系统的假说,在2005年的时候第一次被提出来,但一直到2007年,才由加州柏克莱大学的 Doudna 博士,和当时在瑞典优密欧大学的 Charpentier 博士,两个实验室联手证明出来。
当 CRISPR 被发现之后,又是如何席卷整个生医研究领域,造成最近十年来最大的生技革命呢?让我们下回分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