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未解之谜网 > 技术创新 > 研究揭示食脑变形虫瞄准大脑之谜

研究揭示食脑变形虫瞄准大脑之谜

2016年9月26日20:16 未解之谜网
        <p><img src="https://www.122336.com/content/uploadfile/201609/341626792191427105.jpg" width="500" height="333" alt="福氏纳格里阿米巴原虫小而阴险。 图片来源: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 /> </p>

福氏纳格里阿米巴原虫小而阴险。 图片来源: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

它需要的仅仅是液体飞溅。食脑变形虫(阿米巴)会在无意识中通过鼻子进入游泳者的大脑,事情一旦发生,入侵者生存几率几乎为零。“它们的体表有着像巨大吸盘一样的食品杯子。”美国里士满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的Francine Cabral说,“然后会开始食用大脑。”

现在,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为什么这种致命性阿米巴和大脑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研究突破有望研发出救命药。

这种叫作福氏纳格里阿米巴原虫的变形虫通常潜伏在淡水中,不过有时也会因为在温泉和不健康的加氯消毒泳池中造成感染。在美国从2005年到2014年报告的35起案例中,仅有两名幸存者。今年8月,一名19岁的女性在马里兰州感染后死亡。

当阿米巴进入人体后,它们会通过鼻腔和相关组织直接进入大脑,它们在那里最先破坏的是负责嗅觉的脑区和部分大脑额叶区域,那里对于认知和控制人们的行为非常关键。

阿米巴为何会瞄准大脑一直是个未知之谜。巴基斯坦阿迦汗大学的Abdul Mannan Baig 推测,这种阿米巴可能被一种叫作乙酰胆碱(ACh)的化学物质吸引,大脑前部的细胞会释放大量该物质。这种化学物质据了解可作为一些免疫细胞和成长神经元的磁体。

为了检测这一理论,Mannan寻找了阿米巴虫身上可能与ACh相连接的受体。他和同事开始利用棘阿米巴(会通过皮肤伤口感染人的类似物种)。

该团队从这种阿米巴体内分理出126种蛋白,在数据库中探寻拥有类似组织或结构的其他蛋白。其中一个的结构与人体ACh受体结构类似。该团队随后通过纳氏虫属重复了这一研究,并产生了相同结果。

这表明阿米巴对ACh具备特有的古老受体,Mannan说。这种吸引可能使其直接穿过鼻腔进入大脑。

并未参与此项研究的Cabral认为ACh可能是罪魁祸首,不过她指出仍须更多证据进一步验证。

(必须)

(必须,保密)

阿狸1 阿狸2 阿狸3 阿狸4 阿狸5 阿狸6 阿狸7 阿狸8 阿狸9 阿狸10 阿狸11 阿狸12 阿狸13 阿狸14 阿狸15 阿狸16 阿狸17 阿狸18

真诚欢迎各科普媒体、机构、专家和网友与我们联系合作! Email: [email protected]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2011-2021 Designed by 未解之谜网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