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发现证明了蜱虫寄生在恐龙身上的第一个直接化石证据,它被保存在9900万年前的琥珀里。
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化石,在一个缅甸琥珀化石中,一只停留在恐龙羽毛上的蜱虫,这个被称为Deinocroton draculi的蜱虫(已经灭绝),可追溯到白垩纪时期。
越来越多的考古学家认为,恐龙并不像蜥蜴一样全身的鳞片,实际上是毛茸茸的,有着蓬松的羽毛像现代鸟类一样。
这些蜱虫寄生在它们的羽毛中,如现今困扰着人和动物的一样。
恐龙的DNA可能会被保存在琥珀中,然后进行克隆,这一想法来自《侏罗纪公园》。不过专家称没有DNA能在蜱虫中是完好的,仍需要进一点研究,这个发现也显示了吸血的动物有着悠久的历史。
虽然这种蜱类已灭绝,但它表明这表明自6600万年前动物大规模灭绝后蜱一直在进化。
恐龙的羽毛被保存完好在一个9900万以前缅甸琥珀中,寄生吸血的生物化石,还附着宿主仍然是极其罕见的(图)
每个标本的琥珀来自从未被研究过的私人收藏,来源是缅甸北部的maingkhwan村。
新发现的蜱虫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45到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
西班牙地质调查局的首席作者EnriquePeñalver说: “蜱虫是臭名昭著的吸血寄生生物,对人类、牲畜、宠物甚至野生动物的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但直到现在,其在古代的作用还没有明确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