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未解之谜网 > 历史故事 > 古代城墙为何建成锯齿状?背后学问可大了

古代城墙为何建成锯齿状?背后学问可大了

2022年5月22日1:34 未解之谜网

    古代封建社会,帝王为了扩张领土或是维护边境和平,会派重兵出征打仗,而城墙更是保护城镇的重要防线,尤其是防守方,会在城外设置护城河,甚至在城内建起二重或三重瓮城,加强防守,避免敌军爬上城墙、攻破大门。不过外界不禁好奇,为何古城墙几乎都是建成“锯齿状”?事实上,这样的锯齿设计,并非为了美观,而是具有重要的战略考量。

    古代城墙主要由墙体、城楼、角楼、城门和瓮城等构成,而城墙或城池旁突出的建筑,上部称为“敌台、墩台”,而下部则称“马面”,会随城墙位置的不同,而设计出不同的马面,由于它底下突出的墙体长如马脸,因此得名,若从侧面看城墙,则会发现整片城墙宛如呈现锯齿状,背后藏有3大用处。

    首先是保护墙体,众所皆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投石机,这种大型的冷兵器可以轻易投掷巨石,城墙若是不够坚固,很容易被轰倒。而墙体上修建马面,可以增加墙体厚度,避免城墙被石头砸出破洞。

    其次是增加城墙面积,突出的马面,相当于让城墙又多了三个面,一旦敌军蜂拥而上,可有效分散敌军人数,成功拉长战线。

    最后则是便于火力交叉,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因为古代两军作战,不像电视剧一样蜂拥而上,而是采用军事上的“交叉火力”战术。由于防守军在城墙上难免有防守死角,因此多为左侧兵朝右侧射击、右侧兵朝左侧射击,马面突出的墙体,可增加作战时两面视线,士兵作战时不仅能直线射击,还可方便顾及左右两侧,最大化的击杀敌人。

    (必须)

    (必须,保密)

    阿狸1 阿狸2 阿狸3 阿狸4 阿狸5 阿狸6 阿狸7 阿狸8 阿狸9 阿狸10 阿狸11 阿狸12 阿狸13 阿狸14 阿狸15 阿狸16 阿狸17 阿狸18

    真诚欢迎各科普媒体、机构、专家和网友与我们联系合作! Email: [email protected]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2011-2021 Designed by 未解之谜网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