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未解之谜网 > 技术创新 > 科学家认为我们寻找暗物质的方法可能有误

科学家认为我们寻找暗物质的方法可能有误

研究人员们提出了一个名为普朗克相互作用暗物质(PIDM)的粒子。他们认为,如果早期宇宙温度极高,PIDM粒子是有可能产生的。

宇宙中的暗物质约占据了全宇宙的三分之一,这种神秘莫测的看不见物体困扰了科学家们几十年,没有人亲眼见到过它,也没有人知晓它的真实模样。近日,根据CERN和南丹麦大学的研究人员们建立的新模型,科学家们一直以来的研究方向可能是错误的,该模型同时可以揭开暗物质天体的神秘面纱。

长期以来,研究人员们致力于解释并探测不可见的暗物质天体;他们甚至试图通过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常规粒子对撞来制造新粒子。即使制造出了暗物质粒子,科学家们也无法看到,只能通过能量损失进行判断。南丹麦大学的助理教授Martin Sloth和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的博士后学者Mathias Garny,提出了新的研究方法。Martin Sloth发现,一直以来,物理学家们认为暗物质是轻质的弱相互作用大质量粒子,是在近140亿年前宇宙诞生之初时大量产生的,它们可以使用粒子对撞机进行制造。

由于没有试验能够发现弱相互作用大质量粒子,或许科学家们寻找暗物质粒子的方法是错误的,或许他们应该寻找的是只受到重力作用,且无法被直接观察到的较重暗物质粒子。研究人员们提出了一个名为普朗克相互作用暗物质(PIDM)的粒子。他们认为,如果早期宇宙温度极高,PIDM粒子是有可能产生的。

如果宇宙的温度和模型计算的温度一致,那么早期宇宙将产生引力波。他们计划进行十多项试验来检测早期引力波信号,以支持他们的模型。在试验中,科学家们将在地面上,或者采用气球或卫星搭载仪器的方式对宇宙背景辐射极化进行测量。Sloth表示,如果试验并未检测到有关信号,他们的模型将被否定。

(必须)

(必须,保密)

阿狸1 阿狸2 阿狸3 阿狸4 阿狸5 阿狸6 阿狸7 阿狸8 阿狸9 阿狸10 阿狸11 阿狸12 阿狸13 阿狸14 阿狸15 阿狸16 阿狸17 阿狸18

真诚欢迎各科普媒体、机构、专家和网友与我们联系合作! Email: [email protected]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2011-2021 Designed by 未解之谜网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