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文学家在银河系附近发现由数个超星系团与部分宇宙网结构组成的气泡状结构,直径约十亿光年,中心距银河系约 8.2 亿光年,对宇宙学推测宇宙膨胀速率有非常重要意义。
数个超星系团和宇宙巨墙部分组成、名为Ho′oleilana的巨大气泡结构,是综合宇宙流-4(Cosmicflows-4)和史隆数位巡天计划(Sloan Digital Sky surveys)观测数据分析后发现。气泡直径约十亿光年,中心距银河系约8.2亿光年。以气泡大小来说,算离银河系很近。(Source:Frédéric Durillon)
据宇宙膨胀理论模型,宇宙诞生后到约40万年,整个宇宙充满基本粒子组成的高温与高密度电浆。电子和氢、少数氦原子核都混在电浆中。若电浆密度些微不均,会导致重力场同步形成些微不均。密度差异产生重力与电浆压力相互平衡推挤下,电浆会产生疏密波,并以声波形式传递,此理论称为重子声学震荡(Baryon Acoustic Oscillations,BAO)。这种声学密度波的波前,宇宙原子核将捕获电子,形成氢、氦原子的瞬间固定。之后密度较高区域,逐渐演化形成遍布宇宙、星系团组成的大气泡状结构。据宇宙膨胀模型电浆传播声速推测,密度波传递距离约5亿光年。
这个距离银河系不算太远、星系团形成的典型宇宙大气泡结构,就是约130亿年前宇宙形成后遗留下来。此结构过于巨大且距离我们较近,以至于超过天文学家分析宇宙大结构的观测范围,忽略它的存在。据观测分析数据结果显示,此气泡结构比科学家推测还大,所以宇宙膨胀速度可能比预估快。天文学家认为,旧宇宙膨胀模型需要重新检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