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未解之谜网 > 历史故事 > 骗子之神!倒卖埃菲尔铁塔的勒斯蒂格

骗子之神!倒卖埃菲尔铁塔的勒斯蒂格

大家都知道埃菲尔铁塔吧,这可是法国的标志啊!你能相信有人竟然把这个铁塔倒卖了吗?而且还是两次?!

各行各业都有行业翘楚,骗子业也不例外,号称骗子之神的维克托·勒斯蒂格(Victor Lustig)绝对算得上一个传说级别的人物了。

勒斯蒂格 

勒斯蒂格出生于1890年,捷克斯洛伐克的波西米亚。他是一个油腔滑调而又十分风趣,有魅力的人,精通多种语言,被人们认为是最自信,最富有天分的骗子。他可不是骗子世家出身,未成名前一直靠打牌营生。后来接触过一些骗子朋友,人生顿悟,开始钻研演讲术和诡辩术,又学习了多国语言,开始在诈骗界冉冉升起。

最初,他在往返于巴黎和纽约市的海洋油轮上进行诈骗。第一次的骗局是“印钞机”。他向人们推销一种6个小时就能印出一张百元美钞的机器,利益诱惑,受骗者就以3000美元的高价买下机器。然而,这个机器却只接下来的12小时内产出2张百元美钞。时间一过,就只有一堆白纸了。等到受骗者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勒斯蒂格早已逃之夭夭了。到现在为止还都是小儿科骗术。

勒斯蒂格制造的印钞机

埃菲尔铁塔现在可是法国的标志性建筑,世人皆知,可为什么居然有人能打它的主意呢?这还得介绍下这个建筑的背景:1875年,法国第三共和国成立后,为纪念法国大革命一百周年,当局决定于巴黎举办一次国际博览会。而博览会的一个重要的项目,便是建造一个巨型标志性建筑。经过层层筛选,建筑工程师埃菲尔的设计方案从七百多个应征方案中脱颖而出。

接近两年的施工之后,埃菲尔铁塔终于建成。这座高达320米耗钢材七万吨的庞然大物,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壮观的奇景。而按照最初的方案,铁塔本该在巴黎博览会之后便原地拆除,然而法国人民阻止了这一举动。转眼几十年过去了,铁塔仍然屹立在那里,成为了法国人的骄傲。

1925年春,法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打击中恢复,巴黎又开始重新走向兴旺,充满了各种机遇,骗子的春天重新到来了,各种骗子开始蠢蠢欲动。勒斯蒂格在巴黎街头饶有兴趣地看着报纸。报纸的一篇文章吸引了他的目光,文中讨论的是关于如何维护埃菲尔铁塔的问题。如何维护这座巨塔,可是耗费了巴黎政府好一番脑筋,毕竟这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勒斯蒂格从报纸的文章中敏锐地察觉到了诈骗的可能性,一个突破天际的脑洞在他脑中形成了。

勒斯蒂格通过伪造的政府证明,自称是政府邮电部门的副部长,并邀请到六个金属废料经销商,为铁塔的七万吨废钢材竞标。他驾驶着租来的豪华轿车,载着六个经销商在铁塔下兜了一圈,说了一些铁塔即将被拆除,卖掉这些废钢材能大赚一笔的鬼话。随后,他又驾车带着他来到Hotel de Crillon酒店,这是巴黎最负盛名的豪华酒店之一,并在酒店的套间内与经销商们展开了一个机密会议。

Hotel de Crillon酒店

如此盛大的排场震慑住了所有人,但是他们毕竟也是混迹江湖的老手,依然心存疑虑,因为毕竟从未听说过政府提过要拆除埃菲尔铁塔的风闻。勒斯蒂格告诉他们,铁塔的维护实在贵得离谱,远超出了巴黎市政的预算,希望将其变卖出售。政府不想让公众知道这件事,担心一旦巴黎市民听说心爱的铁塔要被拆除,必然会引发轩然大波,因此只能悄悄行动,等到所有细节都已敲定,生米煮成熟饭,屁民们也便无计可施了。

随后他又说,铁塔本身便是计划好了在博览会后要进行拆除的,因为它和周边哥特式的教堂,以及凯旋门这些建筑物放在一起,显得过于不伦不类了。他进一步解释道,他被赋予的责任,便是挑选经销商来执行任务。之所以钦定他们六位,是以诚实有信誉的标准,从诸多经销商中选拔出的。况且,现在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如此一番说辞,不要说在1925年,即便放到今天,也几乎是无懈可击的。所有的经销商都信以为真。毕竟,从他们坐上勒斯蒂格租来的豪车开始,便遭到这个大骗子的观察和分析,将他们每个人的心态和性格拿捏得一清二楚。

勒斯蒂格要求投标必须在第二天提交,并提醒他们,这是国家机密,绝对不能走漏半点风声。六人中,有一个叫安德烈·泊松(Andre Poisson)的人出价最高。而且,勒斯蒂格早就调查到了,泊松长期纠结于自己打入不了巴黎商业界的内部圈子,为此,他一直觉得惴惴不安。泊松坚信,通过收购艾菲尔铁塔的大买卖,将让他在巴黎商圈扬名立万。

成功忽悠了泊松上钩

然而就在一切都进行得顺风顺水时,有一个人看出了端倪,开始起了疑心。

这个人便是泊松的妻子,她希望彻底调查一下这个所谓的官员。因为女人的第六感告诉她,这一切都进行得如此机密,而且又安排得如此紧迫,说不定会有什么隐情。当泊松向勒斯蒂格透露出这些担忧之后,为了打消他的疑虑,勒斯蒂格只好安排和泊松单独进行了一次私人密会。

在密会中,老奸巨猾的勒斯蒂格故意自曝,他说自己作为一名政府部长,却没有足够的钱去追求想要的生活方式。并暗示需要找到合适的方法,来填补自己的收入。这意味着,这次的铁塔交易需要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因此,所有的会议都安排得如此隐秘而迅速。

闻听此言,泊松立刻明白了。此时的他,刚巧便在和政府另一名腐败官员打交道。勒斯蒂格的”自我坦白”令泊松如释重负,彻底打消了疑虑。泊松深信对方一定是可靠的。毕竟,他自己和这种腐败官员打过多次交道,他们都有着不可告人的隐私,类似的场景他极为熟悉。

这个意外令勒斯蒂格将计就计,不仅获得了变卖铁塔的巨额资金,还筹集到了大量贿赂。最高明的骗子,就是能这样处乱不惊,精于变通。

赚得盆满钵翻的勒斯蒂格,带着他的私人秘书罗伯特·亚瑟·托比连(Robert Arthur Tourbillon,此后后来也成为了巨骗,化名丹·柯林斯),席卷所有骗来的巨款,搭乘火车连夜逃往维也纳。

令人吃惊的是,骗局败露后,居然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原来一心向往打入名流圈子的泊松,觉得此事实在羞于启口,他宁愿自己打落牙齿往肚里咽,也不愿报告给警方。

埃菲尔铁塔,法国的LOGO

一个月之后,胆大包天的勒斯蒂格重返巴黎,居然故技重施,他又诓到了另外六个废金属经销商,意图再一次把埃菲尔铁塔兜售给他们。这一次,有人识破了骗局,在交易结束之前,将伪造的文书和合同送到了警察局。然而勒斯蒂格和柯林斯比狐狸还狡猾,他们嗅出了一丝不对劲就立刻逃离了法国。最终警方也未能捕获他俩。

勒斯蒂格居然把举世闻名的埃菲尔铁塔连续卖了两次,令他在诈骗界几乎成为了神话。他的这套骗术屡试不爽,似乎真的证明西方的那句老话,“每一分钟都有上当的傻子出生”。

骗几个商人不过瘾啊,不能体现咱骗术的高明,去骗个牛逼的人吧。勒斯蒂格随后将目标锁定了阿尔·卡彭(Al Capone)。

这货是谁呀?他是黑帮教父——芝加哥王,1925-1931年掌权,卡彭时代的黑手党徒风衣下藏着冲锋枪,火拼时用手榴弹开路,强硬残忍的作风令其他黑帮胆寒。卡彭亲手干掉的不下百人,侥幸躲过的伏击至少百次。阿尔·卡彭,是黑手党“暴徒时代”当仁不让的标志。

卡彭

他通过一些黑帮的渠道,结识到了卡彭,并劝说他任命自己为其投资地产事业。卡彭是何等样人,然而饶是他历经诸多腥风血雨,最终还是着了勒斯蒂格的道,把自己手头的五万美元现金全数交给了勒斯蒂格。

如果勒斯蒂格又一次席卷这笔巨款外逃,他就不是巨骗了,可能他只会变成美帝街头的一具血尸。勒斯蒂格没有对这笔钱直接下手,他将这笔钱锁进了一个保险柜。然后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该干嘛干嘛去了。

过了两个月后,勒斯蒂格从保险柜取出这笔钱,将其原封不动地换给了卡彭,并惋惜地表明行情太差,投资没能赚到钱,还差点回不了本。卡彭被勒斯蒂格的一席话深深打动,他眼泪汪汪地从五万美金里抽出五千,甩给了勒斯蒂格,“兄弟,哥看出你是个实在人呐!这钱你收着,咱下次再合作!”

而勒斯蒂格一开始就只是奔着这来的。所以说只要能摸透江湖人士的心思,不管你是谁照骗不误此后,勒斯蒂格也一直没安生享受过生活,而是继续进行着自己的诈骗事业,不过这次他开始制作假钞了。

他有一名搭档名为汤姆·肖(Tom Shaw),是一名化学老师。勒斯蒂格联手肖,通过蚀刻术,制造不同面值钞票的一系列模板,开始自己印制伪钞。他发明了一套极为精细的洗钱系统,利用毫不知情的邮递员,每月可以将10万美元的伪钞流放到市场上去。他俩对这套系统守口如瓶,连下属也完全不了解内情。

半年之后,从银行到赛马场到小商铺,各种面额的假钞在美国各地纷纷出现,数额高达几百万美元。事情惊动了FBI,他们在北美和欧洲四处通缉“勒斯蒂格”,并将这些他印制的伪钞称为“勒斯蒂格钞票”。

然而勒斯蒂格就像农田里的田鼠,怎么也不露头。连FBI也捕捉不到他的行踪。直至1935年5月,勒斯蒂格的情妇因为争风吃醋,向警方举报了他的临时住址。争风吃醋的原因是他和肖的情妇好上了,FBI终于顺藤摸瓜抓住了勒斯蒂格。

骗子之神就这样栽在了自己的情妇手中,自古以来不论国内外,因为这个问题倒下的大神和官员不计其数。

此后,勒斯蒂格被关押在戒备森严的曼哈顿联邦拘留所总部,原定于当年9月开庭审理。然而,就在庭审前一天,勒斯蒂格居然将被单作为绳索,从三层窗户溜出。随后他穿着囚犯的工装裤,伪装成玻璃清洁工, 一边随意地擦着玻璃,一边在路人众目睽睽下,轻松地扬长而去。

恶魔岛一个月后他再次落网,被判了20年徒刑,关在旧金山的阿尔卡特拉兹岛联邦监狱,也就是著名的恶魔岛。1947年的3月11日,勒斯蒂格因为身患肺炎,死于恶魔岛监狱的医院中。这个诈骗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骗子,就悄无声息的离开了这个世界。讽刺的是,在他的死亡证明上,职业一栏里居然填的是”见习推销员”。

(必须)

(必须,保密)

阿狸1 阿狸2 阿狸3 阿狸4 阿狸5 阿狸6 阿狸7 阿狸8 阿狸9 阿狸10 阿狸11 阿狸12 阿狸13 阿狸14 阿狸15 阿狸16 阿狸17 阿狸18

真诚欢迎各科普媒体、机构、专家和网友与我们联系合作! Email: [email protected]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2011-2021 Designed by 未解之谜网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