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未解之谜网 > 历史故事 > 一世纪前的铁达尼号 恐在2030年前被蚕食殆尽

一世纪前的铁达尼号 恐在2030年前被蚕食殆尽

它一直都沉寂在北大西洋海平面下两英里处的海洋深处。

一世纪前的铁达尼号,恐在2030年前被蚕食殆尽。

寄托着一代人对爱情和浪漫追求的的铁达尼号在过去长达一个多世纪以来,其实一直都沉寂在北大西洋海平面下两英里处的海洋深处。因其所处的荒凉的深海环境,铁达尼号被侵蚀的速度其实比我们想像的要慢得多,所以当它被考古人员发现的时候,仍处于良好的保存状况。但日前一项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最新发现的“极端微生物细菌”(extremophile bacteria)将在2030年前,将铁达尼号蚕食殆尽。

1997年的电影《铁达尼号》红遍全球。

1997年的电影《铁达尼号》红遍全球。

日前,一个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在《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最新发现:铁达尼盐单胞菌(Halomonas titanicae)会产生一种被称之为“四氢嘧啶”(Ectoine)的渗透调节物质,它能调节周围环境的盐浓度,并增强水分子之间的有益氢键。

电影《铁达尼号》中男女主角站在船头的经典浪慢情节。

电影《铁达尼号》中男女主角站在船头的经典浪慢情节。

这个团队里的科学家无一不是来自各大名声显赫的研究所,包括劳厄·郎之万研究所(ILL)、马克斯·普朗克生物化学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of Biochemistry)和让·皮埃尔·埃贝尔结构生物学研究所(Institut de Biologie Structurale),这些研究所的科学家们仔细研究了最新发现的细菌和其分泌物里的中子结构。

铁达尼号

铁达尼号

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这些海洋微生物为了适应极端严苛的海底环境,已经逐渐演化出了令人吃惊的超强适应能力。“虽然此前针对四氢嘧啶,已有许多科学家们对它做过光谱和热力学研究,但我们还是要自豪地宣布,透过借助中子探测的技术手段,我们是第一个直接用四氢嘧啶-水-蛋白质和四氢嘧啶-水-细胞膜结构的实验特性来解释这种又有趣又有用的分子的运作机理的。”劳厄·郎之万研究所名誉退休科学家Joe Zaccai这样说道。

“铁达尼号”号称“永不沉没”

“铁达尼号”号称“永不沉没”

四氢嘧啶是一种非常神奇的天然物质,透过调节水盐平衡和细胞容积,它可以让生物体在诸如铁达尼号所处的高压和极端恶劣盐浓度的环境下生存。这项研究还发现铁达尼盐单胞菌会产生大量的四氢嘧啶,它甚至占到了其细胞干重的20%。正常海水的平均盐浓度为3.5%,但这个团队的科学家们透过研究发现:单胞菌细胞里的高四氢嘧啶含量能让单胞菌在0.5%到25%的富盐环境下生存。Zaccai解释表示,中子是检测四氢嘧啶特性最好的指示剂,因为中子在穿透细胞时不会对细胞本身造成放射性破坏,除此之外,它们本身也是非常敏感的。让人惋惜的事实是,一大群铁达尼盐单胞菌正在海洋深处,快速地腐蚀着“铁达尼号”这艘传奇的巨轮。

拍卖估价1.5万英镑! “撞沉”铁达尼号冰山照曝光

拍卖估价1.5万英镑! “撞沉”铁达尼号冰山照曝光

铁达尼号邮轮在1912年4月15日其处女启航日的那天夜晚,因触礁冰山而永远地沉没在了北大西洋的深海。直到1985年,它才被一个深海探险团队重新发现,其沉没的地点位于北大西洋海平面下两英里处。彼时的探险员们都惊讶于铁达尼号的良好保存状况,这比他们在浅海处发现的绝大多数沉船的保存状况,都要好得多。

铁达尼号沈船

铁达尼号沈船

(必须)

(必须,保密)

阿狸1 阿狸2 阿狸3 阿狸4 阿狸5 阿狸6 阿狸7 阿狸8 阿狸9 阿狸10 阿狸11 阿狸12 阿狸13 阿狸14 阿狸15 阿狸16 阿狸17 阿狸18

真诚欢迎各科普媒体、机构、专家和网友与我们联系合作! Email: [email protected]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2011-2021 Designed by 未解之谜网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