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未解之谜网 > 历史故事 > 明朝皇帝两侧总有“扇子” 用途并非搧风,竟是恐怖武器

明朝皇帝两侧总有“扇子” 用途并非搧风,竟是恐怖武器

2023年3月6日23:52 未解之谜网

明朝皇帝听政时,两侧会有人拿扇子伺候,但扇子其实是从武器演变而来。明朝永乐皇帝发动靖难之役,成功将自己的姪子明惠宗赶下台,他才得以即位当皇帝,由于担心被人刺杀,因此从国外引进刀剑类武器,并伪装成类似扇子的模样。

导游房博在微博提到,明朝政治家陆容在《菽园杂记》说“奉天门常朝,御座后内官持一小扇,金黄绢以裹之。常闻一老将军云,非扇也,其名卓影辟邪。永乐间外国所进,但闻其名,不知为何物也。”指永乐皇帝经常在太和殿前御门听政,身旁都会有人举着扇子,据说从国外引进,叫做“卓影避邪”,但作用不知为何。

现代故宫学者单士元对“卓影避邪”进行研究,在著作《故宫史话》提到,卓影避邪是一柄三刃的刀剑类武器,为了避免伤到皇帝,外侧用铁线与黄绢包裹,因此外形看起来像扇子,也可以达到伪装及遮挡的作用,立在皇帝身后两侧,若遇到紧急情况,持扇人只要手臂一抖,线圈自然脱落就会露出三刃。

房博解释,永乐皇帝因发动靖难之役才即位,前任皇帝明惠宗不知去向,由于他得位不正,担心有人会刺杀他,例如一名官员景清上朝时,就曾偷带利刃试图刺杀他,永乐皇帝为了安全问题,从国外引进“卓影避邪”,不过到了宣统时期,反对势力基本上已消失殆尽,不再威胁皇帝的安全,卓影避邪才演变成扇子,主要功用是加强室内空气流动,因此被称为“避瘟扇”。

(必须)

(必须,保密)

阿狸1 阿狸2 阿狸3 阿狸4 阿狸5 阿狸6 阿狸7 阿狸8 阿狸9 阿狸10 阿狸11 阿狸12 阿狸13 阿狸14 阿狸15 阿狸16 阿狸17 阿狸18

真诚欢迎各科普媒体、机构、专家和网友与我们联系合作! Email: [email protected]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2011-2021 Designed by 未解之谜网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