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素一是膛线。英国陆军的汉格上校(Col. George Hanger)在1814年写过这么一段话:“如果一个士兵的枪膛不是制造得很糟的话(许多都很糟),可以打中80码、甚至是100码外的人形靶;但是如果一个士兵在150码外被敌人用一支平常的枪瞄准并打伤的话,那么他真的就是非常倒霉了。至于想用一支平常的枪射击200码外的人的话,你不如改为射击月亮,两者打中目标的机率是一样的。”
1码是英制单位,1码等于3英尺,即0.9144米,而150码的距离大约就是不到50米的距离,也就是以前的步枪的射程范围就在50米范围内,超出这个范围基本相当于盲射,而现在的步枪射程一般都在1000米以上,是什么造成了射击精度如此大的差异,主要因素就是——膛线!
什么是膛线呢?简单说,就是在枪膛内刻上螺旋线,让子弹在出膛的时候带着旋转。不要小看这个旋转,子弹在出膛的时候速度非常的高,在高速运动的情况下,空气阻力成为影响射击精度的重要因素。根据空气动力学,空气流速越高,压力越低,因此在子弹无规则翻转的过程中会受到各个方向不均衡的空气阻力,这种阻力会改变子弹初始的运动方向,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因此在距离稍远时精度就变得很差。然而增加了膛线的枪管会大大改善这种不均衡,子弹在出膛的时候高速运转会带动周围的空气形成一个锥形漩涡,这个漩涡对子弹的作用力的合力同子弹运行的方向是相同的,因此带有膛线的枪射出来的子弹会基本沿着一条接近直线的抛物线前进。
因此,膛线是改变人类枪械史的最伟大发明,没有之一!
因素二是速度。奥运会上气步枪是10米气步枪,而步枪的范围则是50米步枪,决定这个射程范围的主要因素就是出膛速度。使用能源不同决定了子弹的速度。气步枪是靠压缩空气驱动子弹出膛,出膛速度一般在100米/秒右,而步枪是靠火药爆炸驱动子弹出膛的,出膛速度可以轻松达到400米/秒的速度,更快的子弹具有更高的射击精度,这毋庸质疑。
因素三是人为因素。在规范了枪械、能源的条件下,射击成为一种运动!这考验的就完全是人的因素了,运动员需要长期的训练来掌握枪械的特性,调整自己的呼吸感官,让自己处于最佳状态,扣动扳机,迎来全世界的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