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岁登基推行汉化 他是民族功臣还是罪人?
西晋末年,由于中原的晋王朝忙于内斗,发生了八王之乱,百姓流离失所,原本居住在北方的少数民族也深受其害,中原王朝的衰弱,给了北方少数民族一些野心,匈奴、鲜卑、羯、羌、氐等五个少数民族趁机入侵中原,中原大地第一次沦入蛮夷之手,五个少数民族先后登台,把中国北方搅得鸡犬不宁,汉族遭到了有史以来的大灾难。
鲜卑族拓跋氏统一了中国北方,建立了北魏政权,终结了北方一百多年的纷争。
439年,鲜卑族拓跋氏统一了中国北方,建立了北魏政权,终结了北方一百多年的纷争。鲜卑族的统治者也渐渐的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很多皇子从小时候就接触汉文化,拓跋宏就是其中一位,他从小就深受汉文化的影响,觉得汉文化博大精深,很有魅力。他的父亲叫拓跋弘(父子名字读音相同),拓跋弘在二十来岁时就退位当了太上皇,由拓跋宏继位,史称孝文帝,那一年拓跋宏才五岁,所以政事均由他的奶奶冯太后管理。
鲜卑族拓跋氏统一了中国北方,建立了北魏政权,终结了北方一百多年的纷争。
公元490年,冯太后去世拓跋宏开始亲政。由于冯太后的管教从小就仰慕汉文化,所以亲政后,孝文帝决定推行汉化,此时北魏少数民族残余的奴隶制,影响了社会发展,所以接纳汉人的制度。 除了改革制度之外,他还努力推行生活方面的汉化,首先将首都从胡化很深的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河南洛阳,让官员百姓穿汉服,还命令各个鲜卑大族改姓汉姓,他自己就从拓跋改姓元,还命令各鲜卑贵族与北方的汉族大姓之家通婚,最后甚至连鲜卑语言都没了,改讲汉话。
魏孝文帝,五岁继位,亲政之后推行的汉化正常增强了魏国的国力,但是最终也导致鲜卑民族整体在世界上消失。
最后,北魏分裂成东西魏,又分别被北周和北齐所取代,双方之间也争斗了上百年,最终被隋朝所统一。由于鲜卑族的彻底汉化,在之后的历史上,鲜卑族已经不存在,他们逐渐融入了汉族之中,鲜卑的文化也没有得到传承,但是鲜卑人个体一直延续下来,也出了很多名人,比如唐朝诗人元稹,宋朝词人元好问等。
鲜卑的文化也没有得到传承,但是鲜卑人个体有延续下去。
魏孝文帝,五岁继位,亲政之后推行的汉化正常增强了魏国的国力,但是最终也导致,鲜卑民族整体在世界上消失,从这一点来说可以说是民族的罪人;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他推行的汉化使得鲜卑族避免了汉族政权的清算,避免了像羯、羌、氐族的亡国灭种,保存了鲜卑族的后代传承,从这一角度来说,他又是民族的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