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阅兵
史达林为何最后一刻下令别碰希特勒?据俄罗斯《论坛报》报导,苏联英雄、卫国战争参加者、作家卡尔波夫用了数十年时间亲自调查1941—1945年卫国战争的某些事件,依靠保存下来的零星档案,以及对参战将领和特工、外交家的访谈,试图为卫国战争史填补空白。传闻一:莫斯科保卫战期间斯大林建议德国停战,共同打击英美。这样的谈判确实举行过,在1942年2月20—27日。
●前苏联领袖史达林
当时的情况很像列宁在1918年为了拯救年轻的苏维埃俄罗斯而缔结了相当苛刻的布列斯特和约。史达林看到,红军损失严重,大多数军工厂正在向大后方撤退,急需喘息时间。最高统帅下令情报机关同德军指挥部联系,以他的名义建议停火。到德军占领下的姆岑斯克参加谈判的苏方代表是副内务人民委员梅尔库洛夫,德方是党卫军参谋长沃尔夫。史达林建议,1942年5月5日6时到8月1日18时全线停止军事行动,随后德军应撤到事先商定的界线,并在1943年底前与苏军一起对英美开战。
文件还说,苏联准备考虑对德媾和条件,把发动战争的责任推到国际犹太人组织头上;如果德方拒绝,德军将被击败,德国将不复存在。苏方表示无法接受德方要求,谈判中断。史达林没有出卖本国的犹太人。卡尔波夫认为,史达林想与德国一起对英美开战是一种策略手法,目的是赢得时间。
希特勒在高估墨索里尼的同时,却也低估了史达林。
传闻二:苏联特工机关制定了消灭希特勒的计划,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史达林在最后一刻放弃。
早在1941年苏联就准备谋刺希特勒。当时苏联情报机关推测,希特勒会像拿破仑一样,在攻占莫斯科后亲临苏联首都。情报机关成立了几个小组,准备了好几套方案。但德军并未攻下莫斯科。第二个计划是1942年制定的,当时获悉希特勒要到德军占领下的乌克兰文尼察的野战指挥部。
当时正在敌后的苏军颠覆队队长、资深特工梅德韦杰夫被责成执行这项任务。但行动失败。最接近于成功的是老特工苏多普拉托夫和伊林筹备的“连环套”。他们透过希特勒的亲信,步步接近“元首”。
希特勒和军官们
【德国战败投降】
第一环是名演员布鲁门撒尔—塔马林娜的儿子弗谢沃洛德,他曾投靠德国,并与希特勒宠爱的影星契诃娃一起,取得了法西斯的充分信任。第二环是苏联把弗谢沃洛德的侄子米克拉舍夫斯基派到他身边。
1943年,这时情报机关向史达林示行动。史达林听完梅尔库洛夫和苏多普拉托夫的报告,只说了一句话:“这事别干了。”但米克拉舍夫斯基的线没有断。1944年,机会又来了,再次请示,史达林指示:“希特勒不用收拾掉。”这次梅尔库洛夫大着胆子探问原因。史达林说:“要想彻底击溃德国,我们需要希特勒。万一希特勒消失,西方就可能和他的继承人戈林等谈妥条件。这对我们不利,我们已经接近于彻底打败德国了。所以你们别碰希特勒……”就这样,史达林出于战略考虑,放过了希特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