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未解之谜网 > 历史故事 > 三国人物为何多为单名?专家点出关键原因

三国人物为何多为单名?专家点出关键原因

2022年7月19日23:45 未解之谜网

    现在人取名多为双名,不过周秦两汉时期,百姓多是取单名,在读历史时会发现,无论春秋还是三国,人物基本上都是单名,例如孔丘、张飞、刘备等,除了受文化传承的影响,也与新朝王莽颁布的诏书有关,而且古人取名的方式也很特别,经常依生活情况命名,因此才会出现晋成公“姓姬名黑臀”等有趣的名字。

    根据《梨视频》报道,古人取名时主要以现实情况做依据,例如鲁桓公曾问大夫申繻,取名应按照什么礼节,对方则提出5种方式,“名有五种,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指以出生时的情况来命名是信,用祥瑞字眼命名是义,以相似的字眼命名是像,假借某事物的名称命名为假,若借用和父亲有关的字命名则是类。

    以周始祖后稷为例,他姓姬名弃,主要是他从小被父母抛弃;晋文侯出生时,他的父亲晋穆侯与北戎交战打败仗,为了不忘耻辱,因此将他取名为“仇”,3年后晋穆侯打败北戎,二儿子正好出生,因此取名为“师”,以此纪念打胜仗;晋成公出生时,他的母亲梦到神灵在婴儿屁股留下黑印,梦醒后就将他取名为“黑臀”。

    而在周秦两汉时期,取名都喜欢取单名,到了三国时期更是盛行,《三国志》中出现的名字,基本上都是单名,例如屈原、项羽、刘邦、卫青、刘秀等,三国时还流行名字带有玄、德,例如郑玄、诸葛玄、韩玄,德则多用于字,例如曹操字孟德、张飞字益德。

    不过当时为何喜欢用单名,主要因文化传承,延续前朝命名的方法,再来是受王莽影响,王莽篡汉建立新朝 ,进行许多改革,由于他非常崇拜周朝,因此下令“令中国不得有二名”,表示正统华夏人必须取单字名,否则就是蛮夷,使单名因此盛行。

    不过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魏斌曾提到,其实早在王莽发布“去二名”前,地方官吏层的人名已经以单名为主,而且新朝时间短,影响并不深远,因此东汉取名出现分层现象,官吏和知识阶层遵循单名习惯,但一般百姓依旧是单名、双名并用,而单名化趋势可归结为西汉昭宣后儒学理念的渗透,因为儒家有“二名非礼”的观念,再加上相关避讳问题,儒学影响儒生与官吏阶层,单名才会流行,也体现出一种身份,而王莽提出的“去二名”只是顺应社会风气。

    (必须)

    (必须,保密)

    阿狸1 阿狸2 阿狸3 阿狸4 阿狸5 阿狸6 阿狸7 阿狸8 阿狸9 阿狸10 阿狸11 阿狸12 阿狸13 阿狸14 阿狸15 阿狸16 阿狸17 阿狸18

    真诚欢迎各科普媒体、机构、专家和网友与我们联系合作! Email: [email protected]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2011-2021 Designed by 未解之谜网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