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未解之谜网 > 技术创新 > 月球到底怎么形成的?科学家:从地球“喷出来的”

月球到底怎么形成的?科学家:从地球“喷出来的”

人总是对于宇宙中的一切神秘事物充满好奇,尤其是那高挂天上的皎月,总引人遐想,古人苏轼曾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之叹,古人没办法知道月上宫阙是何年,但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今我们便离月球年代与形成真相却越来越接近了。

(图/达志/美联社)

说起月球的起源时就要提到,天文学界在1970年代至今普遍支持的一种“大碰撞说”的说法。意指月球的起源,大约在45亿年前,有一颗与火星差不多大小的星体(天文学名:忒伊亚,忒读法同特),在撞击或是擦撞地球后,削出的一块“地球碎片”就是现在的月球。

许多证据证明了这个说法的可信度,一是地球自转的方向与月球公转的方向相同,用物理学来解释的话,便是因为他们是从同一个物体分裂出来的缘故;第二是地球与月球拥有的同位素含量比率,经仪器鉴定之后,发现月球与地球曾经都来自于同一个星球。

▼忒伊亚撞击地球示意图

而在近期《自然》期刊上的新研究显示,地球与月球的确“本是同根生”,但是月球其实是从“地球内部喷出来的”,与传统学说提到的“擦撞出来的一块碎片”完全不一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传统上认为,月球被擦撞出来的流程

华盛顿大学的王教授(Kun Wang)就提到,“因为近年来仪器技术的进步,让我们重新测定了当年阿波罗号太空梭登月带回地球的样本,我们发现了许多70年代没有发现的东西”,这意指旧的“擦撞碎片说”无法解释这些事情。

▼当年阿姆斯壮登月带回了不少月球物质


(图/达志/美联社)
 

如果碰撞学说说法是正确的话,那么月球应该有来自“忒伊亚的碎片”,但化学物质的分析显示,同位素化学物质的仪器读数都跟地球相差无几。

随后他们进一步的分析后发现,虽然大部分的同位素仪器读数都是与地球一样,但他们发现月球样本中有更多的“重钾”同位素,而重钾这种金属本身需要非常高的温度才能气化并从星球分离出去,这意指当初地球一定是遭受非常巨大的冲击才会可能形成月球。


(图/Dana Berry/SwRI)

在研究的模型中在,忒伊亚与地球接触的时候,实验模拟出的撞击力非常的剧烈,这种力道的剧烈程度与传统的只是轻轻擦撞的说法完全不同,犹如拿“大铁锤敲破西瓜”那般剧烈。砸下去的那一刻,因碰撞产生的温度非常高,高到可以蒸发忒伊亚上的与地球上的物质,整体气体最后扩张喷出,就像就像砸西瓜一样“喷汁”喷发出来,最后气体附冷却成为月球。

“研究的内容基本上与传统的碰撞学说,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差异,但这让我们知道,早期太阳系的形成与星体的移动、碰撞非常激烈,整体星系比我们想得更不稳定。”王最后这么说。



看到这边,原来月球还是地球身上喷射出来的阿,只能说宇宙星体的形成与运行十分奥秘,大自然真的是很令人惊叹阿!中秋节应景的时候,密友不妨可以与亲友聊聊相关话题,想必一定会让许多人震惊吧~

(必须)

(必须,保密)

阿狸1 阿狸2 阿狸3 阿狸4 阿狸5 阿狸6 阿狸7 阿狸8 阿狸9 阿狸10 阿狸11 阿狸12 阿狸13 阿狸14 阿狸15 阿狸16 阿狸17 阿狸18

真诚欢迎各科普媒体、机构、专家和网友与我们联系合作! Email: [email protected]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2011-2021 Designed by 未解之谜网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