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未解之谜网 > 技术创新 > 莱姆病是一颗随时会引爆的定时炸弹

莱姆病是一颗随时会引爆的定时炸弹

若将由透过西方世界中的蚊子、蜱和跳蚤的虫媒传染病依照严重度排名,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不得不排在前面。这些细菌造成了莱姆病。

在西方世界,莱姆病(Lyme disease)是一种发展迅速的病媒传播之传染病,近年来,莱姆病构成的威胁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估计美国每年约有超过30万的人被诊断出莱姆病在美国,在欧洲则每年超过6万五千人。然而,实际被感染的人数很有可能是被低估了,也许是因为有些被诊断的病例并未通报或是因为现有诊断工具的限制而无法被诊断出来。

伯氏疏螺旋菌属(Borrelia)能在蜱虫体内生长,并从他虫子的肠道入侵到他的唾腺。用这种方式,他们就可以在蜱虫叮咬人类时穿过人体皮肤,并由血液循环再入侵到人体的其他组织。

在欧洲传送细菌的主载体是鹿蜱,篦子硬蜱,但在美国和亚洲其他硬蜱物种也可充当载体。人类可能在被带有病原的蜱叮咬之后得到感染。然而,由于硬蜱同时也携带其他的病原细菌及病毒,所以要在被叮咬后,从一大堆其他可能的感染中,诊断出莱姆病是有难度的,这也意谓着莱姆病通常都得不到正确的治疗。

但我们不只是担心蜱。虱,蚤,和蚊子也是伯氏疏螺旋体的病媒。另一件需要担心的事情是,伯氏疏螺旋体也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染,不论是唾液传染、器官移植、输血、性接触或是母乳哺喂。也有说法是,莱姆病会经由胎盘传染给胎儿,不过这个说法尚未被证实。

伯氏疏螺旋体可以对人体做什么

感染后的三天到一个月,有些个体会在被蜱虫叮咬的地方生出跟牛眼一样大的红疹,称做游走性红斑。当感染蔓延,伯氏疏螺旋体可能会影响其他地方的皮肤、神经系统、关节或是心脏。比较少感染到脑部,但也可能演变成严重的合并症,使15%未受治疗的莱姆病患者变得非常虚弱。这可能会引起永久性的神经损伤。

因为症状几乎都是非典型的,患者通常不会被明确地诊断,或是有其他的治疗选择。当患者被怀疑是莱姆病的时候,能侦测伯氏疏螺旋体的特异抗体的实验室检测,可以协助疾病诊断,即便他们现在离高度有效还非常远。大约10~20%的病人会产生称为治疗后莱姆病症候群的慢性衰弱症状,症候群包括关节炎、疲劳、肌肉痛、轻微认知障碍,如头痛和睡眠障碍。

不幸的是,目前尚未研发出能对抗莱姆病的疫苗。

即时治疗对莱姆病来说是非常关键的,能减少发病并能避免引起慢性症状。莱姆症的早期对抗生素治疗反应良好,但如果病人已经出现了慢性的变化,治疗期间会延长到数个月,甚至数年。令人扼腕的是,部分的医师仍将抗生素视作唯一的治疗方法,但慢性感染的病患其实需要综合性的治疗,去同时解决所有的潜在感染问题,为免疫系统及其他任何的并发症提供后援。

(必须)

(必须,保密)

阿狸1 阿狸2 阿狸3 阿狸4 阿狸5 阿狸6 阿狸7 阿狸8 阿狸9 阿狸10 阿狸11 阿狸12 阿狸13 阿狸14 阿狸15 阿狸16 阿狸17 阿狸18

真诚欢迎各科普媒体、机构、专家和网友与我们联系合作! Email: [email protected]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2011-2021 Designed by 未解之谜网

sitemap